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

保险,新时期 新存在

发布时间:2015-08-26 09:17:43    作者:王和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由《中国保险报》主办的中国第九届保险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于8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科技时代改变保险未来”。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做主题演讲。


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 王和

以下是演讲摘录:

王和:

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如果仅仅用互联网、大数据去涵盖和表述,肯定是不充分的。驱动时代进步的力量和技术有很多,除了互联网、大数据外,还有计算科学、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等等,这一切都将构成已经和即将到来的“新时期”。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传统行业,也包括保险业,正面临各种挑战,在保险经营的某些环节,甚至面临颠覆性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面向未来,保险将如何存在。

科技进步,将开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会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注定要面对无处不在的“逆袭者”的挑战,金融保险业更不例外。

传统金融保险业安身立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传统、制度,但是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面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的话,根本原因就是“太传统”、“太制度”。传统的金融保险企业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本质冲突在于文化的冲突,前者更多考虑规范,后者考虑更多的是创新和变革。所以,面向未来,传统金融业首先是要解决文化问题。同时,还有两个问题:

一是解决“新无知”问题。科技进步非常快,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在某些领域可能引发根本性和颠覆性的变化,带来效率的极大提升。但我们许多人对于这些新技术可能是“一无所知”,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不屑”。比新无知更可怕的是不屑。我们有些人不屑于去关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因此,如果终有一天被淘汰的话,不是互联网企业淘汰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传统的金融保险业基本是靠“价差模式”,这种模式势必结束,金融保险业将从一个更制度的时代走向一个更技术的时代。

我认为这个论坛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专业性”和“前瞻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用专业的视角,去看行业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趋势,去眺望未来。就未来而言,当下需要重新思考“新存在”的话题。因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传统保险业的存在形式一定会成为过去,如果说“科技时代将颠覆保险”的话,它一定是颠覆传统保险业,并赋予保险业一个全新的存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所以,今天讨论的“新存在”,是个新命题,这个“命题”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命题,是跟保险业性命攸关的题目,我们要回答好这个题目,首先要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因为,一位哲人说过“我思故我在”。

未来我们将面对一个全新的时期,它到底包含了什么,互联网,大数据,我们对这些非常新颖的专业术语究竟了解了多少,对它如何改变这个行业,改变的内涵和方式又认识和理解了多少。

关于互联网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时空的参照系下展开的,而互联网最本质的是改变了人类对于时空的认识和利用。同时,它带来的像大数据等一系列基础性的变化,将改变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形态,这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质的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所有变化都是围绕时间空间这两个维度展开的。

再看保险,保险经营中有两个非常核心的要素:“集合”与“风险”,而集合与风险也都与时空密切相关,所以,当时空被重新定义的时候,它无疑也将重新定义保险经营的基础和环境。对此,我们要有足够和敏锐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

我们常说,理想和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两大鸿沟,一是可能,二是效率。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在于给跨越这两大鸿沟以巨大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并带来“指数级”和“代际”的进化。同时,将引发范式革命,范式革命最大的特点是坐标系的转换。坐标系的转换对人类最大的冲击是什么?是观念,因为,二者之间没有公约数,它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

大家都看过电影《星际穿越》,很多人看了一遍不明白,还要看第二遍,为什么?因为它挑战了我们既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三维的,所以,不理解四维、五维,甚至N维空间的存在,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不理解书架上那本书在动的时候,是我动的,我明明站在这里,真真实实地站在这里,怎么能够解释书架上的那本书是我动的。但这个影片告诉了我们,这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的。

我们需要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坐标系”进行转换,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颠覆性”转换,如果不实现这种转换,是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所谓“N维空间”的概念,也就很难理解在你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

同时,我认为,金融和互联网具有血缘联系。我曾经说过,互联网是金融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谁都可以不“待见”互联网,唯独金融不行!金融是靠数的集合,靠风险管理,而互联网在数的集合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互联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也有天然的优势。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金融与互联网具有一种DNA的联系。

面向未来,需要思考的是,金融与互联网有一段“血缘”,但如何携手一段“姻缘”。作为传统金融业需要思考的是:将携手一段怎样的“姻缘”。我认为从行业的角度看,这种“姻缘”是注定的,是必然的。但就个体而言,就某个行业和企业而言,“血缘”是命定的,“姻缘”则取决于造化。

当下许多人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仍然显得太浅显,互联网在改变时空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从不可能到可能,从低效率到高效率,从高成本到接近于零成本的机会,并构建出许许多多的“场景”,这些“场景”中蕴含着无限的商业机会。我们要问的是:保险业,你看到了吗?你准备好了吗?

关于大数据的问题

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业的“数据宿命”。大数据时代终究要改变人们对于数据的认识,甚至数据本身,原来我们认为走到了数据,就走到了终点,其实不然,进一步往前走,会发现每一个数据都有不同的维度,都有不同的内涵。所以,数据会走向数据颗粒,而正是这种数据不断地细化,不断地多维,为社会进步带来了根本性的驱动力。同时,它也对传统的保险理论和技术产生绝对挑战。

《易经》中有一句话,“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大数据”最好的解读。而今天我们对大数据的认识与几千年前古人的认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认为数据的量大了,就称之为“大数据”。但仔细思考一下,大数据仅仅是一种量的大吗?或者“大量的数据”能够涵盖对大数据时代的全部认识和理解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大数据应该是基于量大的更广泛,更透彻和更深入的应用,而终极目标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去接近并确定“天下之象”。“量变”到“质变”将引发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大数据时代,甚至会模糊我们一直坚信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界,因为,当一个化学实验也能够在电脑程序里完成;通过全量数据,人文科学的许多结论也能够得到反复验证的时候,请问: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界在哪里?

从保险角度看,保险和精算技术将实现从“数据变迁”到“原理变迁”,从究竟“为什么”到究竟“是什么”,从因果的追问到关系的决定。大数法则将被“多维定律”取代,而在精准营销、精细化管理和反欺诈方面,也会有质的突破。

关于生物科学的问题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打开了那个离我们最近,但又最陌生对象:生命密码。生物科学进步和生物经济时代到来,无疑将改变医疗和健康管理,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分子医学所带来的精准医疗。还有就是免疫治疗,将成为医疗发展的最新领域。一项研究指出:免疫治疗药物销售额将超过350亿美元。生物科学、精准医疗、基因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一方面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将挑战传统保险业,尤其人身保险、健康保险,这让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当生命和健康变得已知时,保险还保什么?怎么保?

关于认知科学的问题

今天,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仍然有两个领域是神秘莫测的,一是宇宙,二是大脑。我们一直不明白这不过三磅重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如此神奇。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地在解开人类大脑思维的奥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技术的出现无疑将改变未来,也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欧美,主要是功能型的,二是日本,主要是仿真型的。去年日本带到北京互联网大会上的仿真机器人,如果坐在各位身边,你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机器人。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最终目标是希望它尽可能像生物的人。但这是相关领域科学家的目标,而我们只要把人工智能中一些很小的成就应用到工作中,对于行业和工作就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核保和核赔。

以上是新时期将出现的四个方面的变化,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下面,我们谈谈关于保险的“新存在”问题。

未来的保险肯定不是以昨天的方式存在,但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的变化:“打长途电话”,上一点年纪的人都非常熟悉这个场景,打一个长途电话,首先到邮局去,其次要排队,然后要填一张长途电话单,然后是等着接线员的接线,这种等待可能是几个小时,最后才能和远方的亲人通上一句话。这是在“很近的过去”存在的事实,但是今天,你只要拿起手机,一个号码就可以完成过去要那么多流程才能够完成的事。

再看看现在的银行是怎么存在的,它非常像当年的长途电话,需要营业网点,需要你排队,或者拿一个号,等上很长时间,然后才到了一个柜台,还要填很多单子,然后等银行柜员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果你运气好,今天系统没有升级的话,你才能拿到钱。

这是一个理想的终极场景吗?如果不是,未来会是怎样?当下的每一个人一定要有一种很强的意识:现在,就是正在发生的未来。当下所面临的,看似很微小的变化,也许就是未来,如果你能从当下的变化中,去捕捉,去体会,去追赶,那么,你就能看到未来。

我给未来的保险画了一张技术路线图,从底层看,最重要的驱动力是量子理论、纳米技术以及云概念。之后是平台化、大数据、基因工程和认知科学,同时还有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定位技术、遥感技术、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等。这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形成并引发了人类社会变化的技术结构和动力系统: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

当然,这种创新不是凭空的,它有两大动力:一是洞察需求,服务社会,从保险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讲,是解决和实现“靠什么发展”的问题;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回答“凭什么盈利”的问题。

未来保险业创新发展,会顺着两个思路,或两个视角展开。一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二是基于客户服务。基于客户服务是沿着客户的衣、食、住、行、娱,经营管理部分会沿着精准营销、产品创新、反欺诈、客户推荐、智能定价等等展开。

我们试想一下,未来保险的“新存在”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我们通过这四个场景来看看它将如何存在。

第一种新存在:人身保险

传统保险业,包括人身保险是怎样存在的?主要是靠“差价模式”,人身保险的经营主要是靠“三差”,即基于生命表的死差,基于费用水平的费差,基于利率波动的利差。这是传统寿险业经营的基本模式。

明天会如何存在?首先,整个社会,无论是医疗,还是健康管理都将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将构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同心圆管理模式,包括医院、社区、家庭多位一体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而保险业,无论是在医疗和健康管理,还是在养老服务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人身保险不再是简单的“三差”模式存在,而是要把保险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在健康管理、医疗管理、长期护理和养老管理方面,更好地发挥保险行业的作用。

第二种新存在:车险

传统车险,最早采用的是“保额定价”模式,正是由于保额定价所带来的“双保额”制度,使得车险受到了社会的质疑,如“高保低赔”问题。随着行业对零配件价格的关注,“零整比”研究报告的披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动车险进入“车型定价”时代。面向未来,仅仅是车型定价,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如果只是用性别、年龄、婚姻这些简单的定价因子,还是不能够很好地表述对象的风险。如“28岁的未婚女性”,可以是女白领,也可以是林黛玉,还可以是女007,她们三人的开车风险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在传统的模式定价体系中,她们是一样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车联网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可能。人保已经做了一些实践,我们利用车联网技术,在车辆保险中探索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车队模式,一种是个人模式。车队模式的效果非常好,保险公司不仅是车辆保险的提供商,它已经融入到车辆运营和安全管理中,成为了风险管理的服务商。对于个人业务,通过App的应用,鼓励驾驶员不断改善驾驶行为,减少出行,实现一种和谐交通和绿色交通。

第三种新存在:农业保险

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始终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来自于效率和风险管理的悖论。为此,不得不采用“五公开”“三到户”的模式。但在农业保险领域,特别是种植险,经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大面积受损以后,如何确保科学定损,不产生道德风险;确保合理定损,被保险人能够接受,无疑是一个难题。

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年,人保开展了一些实践,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天地空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采用网格化管理技术,实现了“按图承保、按图理赔”,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尤其道德风险,同时,大大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

第四种新存在:保险理赔

传统的保险理赔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规范、流程和单证,除了要进行现场查勘,定损核赔需要大量单证证明损失的存在和损失的金额,这是保险理赔的今天,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未来车险理赔核心是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利用信用评级技术,对被保险人做信用评级,划分不同的信用等级,给出不同的“信用授信”,采用差异化的管理,这是重要的手段。现在理赔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个人生病,99个人陪着吃药。这种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必然是效率低下,影响客户体验。为了解决个别“坏人”的问题,不得不在保险合同中制定了大量的除外责任和理赔规定。

如果采用信用评级方式,对被保险人做个区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认定这个被保险人是一个“好人”,理赔手续就可以大大简化,甚至是“无单证”赔付。

第二,利用数据比对技术,未来保险行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技能,一个核心点是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能力。未来大量非结构数据处理技术,将应用到理赔过程中,并大大降低理赔成本,提高理赔时效。车险理赔工作的实质,更多的是图片比对,如将受损件和原厂件比对,这种比对,对非结构数据处理而言,属于“小菜一碟”,非常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处理。所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理赔部可能就是一批机器设备。

第三,利用反欺诈技术。传统保险理赔工作的一个重点是防欺诈,这无疑将大大加重了理赔工作的负担,降低了效率。因此,需要加强保险反欺诈工作,通过反欺诈,解决问题的80%,甚至是90%,就能够为保险经营,特别是理赔营造良好环境。

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面向新时期,应该如何认识和解读,在新时期大背景下,如何思考传统保险业的“新存在”问题。

《奇点临近》的作者库兹韦尔认为,人类社会的奇点即将到来,按照他的预测是2045年。他认为:奇点具有撕裂人类历史结构的能力,它最突出影响是改变人类理解能力的本质。

凯文凯利说:网络将超越技术范畴,将接管我们的实体世界。过去更多的是由“硬世界”支配的,而未来将会被“软世界”所支配。

我们都有一个共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每一个行业,包括保险业都应该思考“如何存在”的问题。保险业面临着不创新则“被创新”的挑战。当然,创新不是突发奇想,更不能天马行空,创新最重要的是“回望出发”,“不忘初心”,一定不要忘记保险的初心,即保险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佛经里有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创新,对于传统保险业而言,重要的是“勇于颠覆自我”,如果我们总是认为现在所存在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又如何创新?所以,创新需要一种颠覆自我的勇气,因为“只有涅槃,方能重生”。

文字整理/记者 王薇 摄影/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