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清单”服务群众

□李德品 记者 姚慧

“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道路修好了,浇地不愁了,集体增收了,农商银行驻村干部让俺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山东济宁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村民对省联社派驻干部最质朴的评价。

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是全省农商银行驻村服务的一个缩影。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扎实开展“四张清单”——对接营销、整村授信、驻村办公、移动服务已成为常态。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对接视频会议上介绍:“全省农商银行选派4435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打造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样板村’4963个;推行客户经理定期驻村办公制度,20439名客户经理、38457名农金员扎根基层,对经营主体和农户实行一对一服务。”

当前,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传承“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廉洁敬业、公私分明”的“大挎包”精神,6万余名干部员工深入基层宣传金融政策。


寿光农商银行积极做好供暖费代收服务,助力群众温暖过冬。 公司/供图

挂职干部,成知根知底的“村里人”

“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就是这个村里的人。”这是省联社派驻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党员赵鲁和王林经常说的一句话。

驻村以来,他们积极走访群众,与党员座谈;小巷院落,他们与党员群众促膝长谈;田间地头,常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把百姓当亲人,大伙也不把他们当外人,亲切地称呼他俩为“老赵”“小王”。他们注重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标杆带头作用,在“带”上多用心,在“帮”上下功夫。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卞李村党组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庄有了大变化。

农民增收致富,还得靠产业。他们从产业和项目上找出路、做文章。经过多方探讨、论证,为村里规划建设了产业园,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积极选派139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济宁市全辖乡镇脱产挂职副镇长,发挥好地方政府“金融参谋助手”的作用,全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挂职人员发挥了政银合作的“联络员”、“三农”发展的“服务员”、普惠金融的“宣传员”、创业致富的“指导员”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人才“活水”。

在东营,也有83名农商银行党员挂职干部日夜穿梭于城乡社区大街小巷。他们以最真诚、最质朴的民生情怀投入到工作中,聚焦社会治理难点,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充分利用社区和银行营业厅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在社区和营业网点设立“党员会客厅”“党群面对面工作室”等服务阵地,零时差传递党的声音、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零障碍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已接待群众500余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120余件。

在菏泽,巨野农商银行探索建立“金融村长”驻村制度。从全县农商行系统选聘433名党员干部,挂职624个行政村的“金融村长”,重点负责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零距离、面对面地解决村里的金融需求,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截至9月末,该行完成“整村授信”346个,农户信用建档2.26万户,1.5万户获得授信。

驻村办公,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为深入落实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加强“四张清单”客户营销,全面提升贷款营销广度、深度、精度,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更好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省联社制定下发了《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四张清单”客户营销指导意见》,以整村授信为基础,做好农户对接营销。全省农商银行持续扎实开展“整村授信”,借助村两委、村民代表、农金员等全面掌握辖区农户信息,推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扎实做好精准营销工作。

微山农商银行组织全辖网点开展驻村办公,为客户经理颁发“驻村办公”公示牌,将金融链条延伸到村庄、社区,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便于服务的中心地带设立办公服务点,面对面、多频次营销;在人流密集区及村委公示栏公示驻村客户经理姓名、联系电话,让村民充分知晓、方便办理;构建四级金融服务联络体系,打造“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农金员—柜员”四级联动服务营销体系,全方位、多角度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驻村驻点纳入考核机制,对辖区客户经理驻村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将对村庄基本情况的了解、客户经理驻村成果、客户回访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

高青农商银行将其工作地点转移至田间地头,与农民零距离、常态化接触,随时随地为其解决金融需求。目前,该行已在全辖767个自然村全部建立驻村服务点。该行以支行为单位,在全辖设立11个“一线指挥所”,按照行政区划,将辖内行政村合理分配至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客户经理,负责全县所有行政村的驻村服务工作。客户经理在村中扎根工作,通过村中固定办公场所、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举办小型活动等方式逐步对每位村民的情况摸透、吃透,了解村民金融需求,第一时间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规定客户经理每周驻村工作时间不低于5个工作日,每天驻村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真正做到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用最短的时间达到“熟悉我的客户”“让客户熟悉我”的目的。

据了解,省联社规定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按照固定时间和固定办公场所“两个固定”原则,在村两委或宣传栏公示驻村办公时间和地点,每村每月至少驻村办公两次,每次驻村办公时间至少半天。同时,建立常态化金融夜校机制,宣传推介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等,引导培育农户自助用信习惯,提高农户用信覆盖面。

移动办公,做新时代的“大挎包”

黄河滩区迁建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鄄城农商银行积极弘扬传承老一辈农信人“大挎包”服务的优良传统,打造“暖银行、快银行”服务模式,转变思想、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帮助客户解难题、办实事。为方便黄河滩区村民,该行把营业网点“搬到”六合社区门口,配备智慧柜员机、ATM,老百姓存取款可在20秒之内完成。按存款1万元计算,仅需16秒,社区金融服务进入了“秒时代”。该行大力推行移动柜员机,让群众足不出户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党员先锋模范到村驻点营销服务。全面推行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卡,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金融服务就能送到家。目前,六合社区银行服务居民2104户、6526人,授信256户,贷款1807万元。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为方便广大群众缴费,寿光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与热力公司协调沟通,借助手机银行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取暖费缴费渠道。

该行成立“红马甲”金融服务小分队,进驻各社区设立临时服务点,提供上门代收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渠道缴费,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一键办理,省时又省力。目前,该行帮助12997户居民代缴取暖费2989万元。

农商银行干部员工爱农村、爱农民、懂民心,正在用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大挎包”的新故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曲浓墨重彩的农金华章。

“四张清单”服务群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0

□李德品 记者 姚慧

“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道路修好了,浇地不愁了,集体增收了,农商银行驻村干部让俺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山东济宁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村民对省联社派驻干部最质朴的评价。

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是全省农商银行驻村服务的一个缩影。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扎实开展“四张清单”——对接营销、整村授信、驻村办公、移动服务已成为常态。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对接视频会议上介绍:“全省农商银行选派4435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打造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样板村’4963个;推行客户经理定期驻村办公制度,20439名客户经理、38457名农金员扎根基层,对经营主体和农户实行一对一服务。”

当前,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传承“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廉洁敬业、公私分明”的“大挎包”精神,6万余名干部员工深入基层宣传金融政策。


寿光农商银行积极做好供暖费代收服务,助力群众温暖过冬。 公司/供图

挂职干部,成知根知底的“村里人”

“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就是这个村里的人。”这是省联社派驻鱼台县张黄镇卞李村党员赵鲁和王林经常说的一句话。

驻村以来,他们积极走访群众,与党员座谈;小巷院落,他们与党员群众促膝长谈;田间地头,常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把百姓当亲人,大伙也不把他们当外人,亲切地称呼他俩为“老赵”“小王”。他们注重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标杆带头作用,在“带”上多用心,在“帮”上下功夫。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卞李村党组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庄有了大变化。

农民增收致富,还得靠产业。他们从产业和项目上找出路、做文章。经过多方探讨、论证,为村里规划建设了产业园,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积极选派139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济宁市全辖乡镇脱产挂职副镇长,发挥好地方政府“金融参谋助手”的作用,全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挂职人员发挥了政银合作的“联络员”、“三农”发展的“服务员”、普惠金融的“宣传员”、创业致富的“指导员”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人才“活水”。

在东营,也有83名农商银行党员挂职干部日夜穿梭于城乡社区大街小巷。他们以最真诚、最质朴的民生情怀投入到工作中,聚焦社会治理难点,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充分利用社区和银行营业厅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在社区和营业网点设立“党员会客厅”“党群面对面工作室”等服务阵地,零时差传递党的声音、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零障碍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已接待群众500余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120余件。

在菏泽,巨野农商银行探索建立“金融村长”驻村制度。从全县农商行系统选聘433名党员干部,挂职624个行政村的“金融村长”,重点负责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零距离、面对面地解决村里的金融需求,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截至9月末,该行完成“整村授信”346个,农户信用建档2.26万户,1.5万户获得授信。

驻村办公,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为深入落实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加强“四张清单”客户营销,全面提升贷款营销广度、深度、精度,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更好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省联社制定下发了《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四张清单”客户营销指导意见》,以整村授信为基础,做好农户对接营销。全省农商银行持续扎实开展“整村授信”,借助村两委、村民代表、农金员等全面掌握辖区农户信息,推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扎实做好精准营销工作。

微山农商银行组织全辖网点开展驻村办公,为客户经理颁发“驻村办公”公示牌,将金融链条延伸到村庄、社区,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便于服务的中心地带设立办公服务点,面对面、多频次营销;在人流密集区及村委公示栏公示驻村客户经理姓名、联系电话,让村民充分知晓、方便办理;构建四级金融服务联络体系,打造“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农金员—柜员”四级联动服务营销体系,全方位、多角度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驻村驻点纳入考核机制,对辖区客户经理驻村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将对村庄基本情况的了解、客户经理驻村成果、客户回访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

高青农商银行将其工作地点转移至田间地头,与农民零距离、常态化接触,随时随地为其解决金融需求。目前,该行已在全辖767个自然村全部建立驻村服务点。该行以支行为单位,在全辖设立11个“一线指挥所”,按照行政区划,将辖内行政村合理分配至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客户经理,负责全县所有行政村的驻村服务工作。客户经理在村中扎根工作,通过村中固定办公场所、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举办小型活动等方式逐步对每位村民的情况摸透、吃透,了解村民金融需求,第一时间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规定客户经理每周驻村工作时间不低于5个工作日,每天驻村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真正做到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用最短的时间达到“熟悉我的客户”“让客户熟悉我”的目的。

据了解,省联社规定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按照固定时间和固定办公场所“两个固定”原则,在村两委或宣传栏公示驻村办公时间和地点,每村每月至少驻村办公两次,每次驻村办公时间至少半天。同时,建立常态化金融夜校机制,宣传推介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等,引导培育农户自助用信习惯,提高农户用信覆盖面。

移动办公,做新时代的“大挎包”

黄河滩区迁建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鄄城农商银行积极弘扬传承老一辈农信人“大挎包”服务的优良传统,打造“暖银行、快银行”服务模式,转变思想、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帮助客户解难题、办实事。为方便黄河滩区村民,该行把营业网点“搬到”六合社区门口,配备智慧柜员机、ATM,老百姓存取款可在20秒之内完成。按存款1万元计算,仅需16秒,社区金融服务进入了“秒时代”。该行大力推行移动柜员机,让群众足不出户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党员先锋模范到村驻点营销服务。全面推行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卡,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金融服务就能送到家。目前,六合社区银行服务居民2104户、6526人,授信256户,贷款1807万元。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为方便广大群众缴费,寿光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与热力公司协调沟通,借助手机银行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取暖费缴费渠道。

该行成立“红马甲”金融服务小分队,进驻各社区设立临时服务点,提供上门代收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渠道缴费,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一键办理,省时又省力。目前,该行帮助12997户居民代缴取暖费2989万元。

农商银行干部员工爱农村、爱农民、懂民心,正在用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大挎包”的新故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曲浓墨重彩的农金华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