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朱进元:同心协力 真正服务好我国普惠事业

发布时间:2020-11-12 18:52:5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进元

【实习记者 许予朋】11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事业,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行稳致远。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行业组织只有同心协力,把控好发展的节奏,才能真正服务好我国的普惠事业。

近年来,面对我国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深层矛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制度,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跃。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监管引导,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基本金融服务已覆盖99%的人口,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6%。全国人均拥有8.06个银行账户、持有6.01张银行卡,农村开立的个人结算账户占全国40%。三分之二的中小微企业,数以千万计的个体工商户和普通农户,都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政府出资或补助的各种医疗和健康保险已经覆盖全部城乡居民。

特别是在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可以说,金融业经受住了考验,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肯定。

未来,要实现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行稳致远。办任何事一定要有心正、位正、目标正,才能行得正。我们非常希望这样一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普惠金融事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能够真正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行业组织只有同心协力,把控好发展的节奏,才能真正服务好我国的普惠事业,守住普惠金融的初心与使命。

二是重视数字资产的价值,用好金融科技。以前总说银行“嫌贫爱富”,那是因为银行没有降低服务成本的手段,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打破这一刻板印象的武器。今天的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就像是孪生兄弟,只有通过使用更多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连接客户,才能提供更精准、更多元、更深入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同时,也要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

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自普惠金融概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普惠金融与减贫、脱贫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当前已经构筑的“大金融”扶贫格局中,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政策性金融,在“有形的手”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起以金融资源为核心、各类扶贫主体积极参与、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普惠金融扶贫新机制。

当前,普惠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更应前瞻性关注普惠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四是发挥媒体舆论引领作用,加强金融知识教育。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此前主流金融服务之外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城乡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等。由于金融信息传播和金融知识普及情况不理想,他们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别能力弱。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参与支付、放贷、存款等金融活动门槛更低、更容易,如果不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防范的能力,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

媒体是一个平台,它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报纸、杂志、新媒体、短视频只是手段和方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摆在银行业保险业面前的一道基本命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不忘初心、使命,持续关注普惠金融这一课题,宣传监管政策,传递行业声音,共同为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图片来自人民网)


朱进元:同心协力 真正服务好我国普惠事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12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进元

【实习记者 许予朋】11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事业,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行稳致远。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行业组织只有同心协力,把控好发展的节奏,才能真正服务好我国的普惠事业。

近年来,面对我国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深层矛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制度,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跃。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监管引导,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基本金融服务已覆盖99%的人口,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6%。全国人均拥有8.06个银行账户、持有6.01张银行卡,农村开立的个人结算账户占全国40%。三分之二的中小微企业,数以千万计的个体工商户和普通农户,都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政府出资或补助的各种医疗和健康保险已经覆盖全部城乡居民。

特别是在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可以说,金融业经受住了考验,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肯定。

未来,要实现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行稳致远。办任何事一定要有心正、位正、目标正,才能行得正。我们非常希望这样一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普惠金融事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能够真正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行业组织只有同心协力,把控好发展的节奏,才能真正服务好我国的普惠事业,守住普惠金融的初心与使命。

二是重视数字资产的价值,用好金融科技。以前总说银行“嫌贫爱富”,那是因为银行没有降低服务成本的手段,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打破这一刻板印象的武器。今天的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就像是孪生兄弟,只有通过使用更多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连接客户,才能提供更精准、更多元、更深入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同时,也要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

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自普惠金融概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普惠金融与减贫、脱贫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当前已经构筑的“大金融”扶贫格局中,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政策性金融,在“有形的手”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起以金融资源为核心、各类扶贫主体积极参与、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普惠金融扶贫新机制。

当前,普惠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更应前瞻性关注普惠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四是发挥媒体舆论引领作用,加强金融知识教育。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此前主流金融服务之外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城乡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等。由于金融信息传播和金融知识普及情况不理想,他们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别能力弱。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参与支付、放贷、存款等金融活动门槛更低、更容易,如果不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防范的能力,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

媒体是一个平台,它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报纸、杂志、新媒体、短视频只是手段和方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摆在银行业保险业面前的一道基本命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不忘初心、使命,持续关注普惠金融这一课题,宣传监管政策,传递行业声音,共同为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图片来自人民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