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清廉文化大家谈】做一个好人

发布时间:2020-09-16 08:54:2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徐明爽

从小父亲就教我要做个好人,他言传身教,让我知道做一个好人的份量、做一个好人的不易。父亲常说:“在家行孝道,出门做善事。”他以吃亏是福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品行和舍小为大的精神,赢得了乡邻们的尊敬和爱戴,也为我为人行事树立了榜样。

父亲有兄弟姊妹六个,他在家排行老幺。常言道,百姓爱幺儿。可因为上头三个伯父和两个姑姑成年后因为各种原因都各奔东西,不住在老家,父亲年纪很轻时就在家里承担起一切。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很困难,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后来奶奶还常年瘫痪在床,父亲忙里忙外,以他坚强的身躯撑起这个家。他每天坚持给奶奶翻身、擦拭身体、喂食,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奶奶去世,身上也没有长一点褥疮。合作社时期,家里缺吃的,父亲总是把自己的那份让给自己的父母。有那么几次,父亲夜里在冬水田里抓到一两条鲫鱼,父亲把鱼炖好后,总是把鱼肉理下来给奶奶吃、爷爷喝点汤,自己则把剩下的鱼刺大口大口地嚼碎吞下去。父亲几次给我和姐姐讲自己嚼鱼刺的场景,两眼闪闪发光,“那时爸爸的牙可好啦,从没卡到过。”得意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除了照顾老一辈,对自己的哥哥姐姐,父亲也坚持为他们分忧解难,敬爱有加。不只是自己的亲戚,村上哪家有个什么急事难事,总会想到父亲这个“幺老辈子”,父亲则总是有求必应。三年困难时期,队里的许多五保户老人都得到父亲的照顾。改革开放后,乡里的老人院父亲也经常光顾慰问。父亲知书达理,公道正派,热心肠,在村里威信很高。比如两家闹纠纷,大家都把父亲请过去当个中间人,绝对听从父亲的裁决;哪家媳妇和婆婆吵架了,父亲批评了小的再说老的,说古道今,讲忠孝礼义,讲家和万事兴,以理服人,两边都心服口服。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家总有河南一带的人到院子里挨家挨户讨粮食,说遭了水灾,一些人家总是往外赶,个别的甚至放狗去咬,父亲和母亲则总会招呼他们喝口热水,给他们一两斛筒米和几斤红苕。

我的老家叫徐家沟,山高沟夹,民风淳朴,在四川属于一个需要辛苦劳作、靠天吃饭的地方。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又是包产到户后村里第一任村长。他把为集体做事、为乡亲谋福作为最大的“善事”,想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合作社时期,为了修水渠、筑河堤,一些壮劳力长年累月从山上开采石头并抬下山坡,父亲总是喊号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年纪轻轻背都压驼了不少。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冻得人瑟瑟发抖。我放学回家,总是看见父亲卷着高高的裤腿,赶着牛犁冬水田。这可是最苦最累的活,晚上回到家,父亲的腿脚冻得通红,要用热水烫半天才缓得过来,父亲却从不叫苦。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总是你在犁田?”父亲笑了笑,说:“犁冬水田是个技术活,咱得抢这个先,带这个头。”

从上任村长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发誓要在五年任期内,做一个通广播、通电、通公路‘三通’村长,改变徐家沟的落后面貌!连接乡上的广播很快就通到家家户户,但在一个穷乡僻壤、封闭落后的山村,要通电、通公路,谈何容易!那几年,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多次到县上申请政策补贴,动员乡亲们出工出力,有时扒拉几口饭就往外面跑,带领乡亲们一根电杆一根电杆地栽,一方土一方土地挖,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肩肿了,手破了,人病了,始终没有放弃。在父亲及其村委会的带领下,1982年年中徐家沟告别了祖祖辈辈用桐油灯、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家家户户通上了电,整条沟迎来了真正的光明。1984年初,徐家沟连接区乡的公路胜利贯通!留给徐家沟子孙后代的是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发财路”。

“三通”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但最难解决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那时农民的农业经就是种粮吃饭,父亲提出要发展多种经营,发挥徐家沟山好水好的优势,种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果树。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减少劳动量,还能美化环境。开始,大多数村民都表示了怀疑,种这些东西能当饭吃?况且要几年才见得到收益也是个未知数。父亲则说干就干,层层动员,并从县上争取到一笔果农补贴款,大家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到动了心思,终于有大半的农户跟着动了起来。父亲带了几个积极分子到外地学会种植嫁接管理技术,和几个农技员天天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大家栽种、施肥和管理,果树成活率很高,长势喜人。第二年又指导大家嫁接、修枝。第三年,一些长成的果树开始开花挂果。收获的季节到了,父亲和乡亲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父亲呕心沥血的带领下,徐家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荒山成了花果山,穷山野山成了金山银山,徐家沟成了名副其实的果园村。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好人。父亲一生操劳,累了一身病,但他从来都很乐观。父亲到去世都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党员的样子。父亲一生俭朴,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金钱财物,然而他的“好人经”就是难得的传家宝。父亲让我时时记得,做一个正直善良、无私无畏、爱国爱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好人。

(此文为中国银保监会机关纪委“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征文一等奖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巡视办)

 


【清廉文化大家谈】做一个好人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16

□徐明爽

从小父亲就教我要做个好人,他言传身教,让我知道做一个好人的份量、做一个好人的不易。父亲常说:“在家行孝道,出门做善事。”他以吃亏是福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品行和舍小为大的精神,赢得了乡邻们的尊敬和爱戴,也为我为人行事树立了榜样。

父亲有兄弟姊妹六个,他在家排行老幺。常言道,百姓爱幺儿。可因为上头三个伯父和两个姑姑成年后因为各种原因都各奔东西,不住在老家,父亲年纪很轻时就在家里承担起一切。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很困难,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后来奶奶还常年瘫痪在床,父亲忙里忙外,以他坚强的身躯撑起这个家。他每天坚持给奶奶翻身、擦拭身体、喂食,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奶奶去世,身上也没有长一点褥疮。合作社时期,家里缺吃的,父亲总是把自己的那份让给自己的父母。有那么几次,父亲夜里在冬水田里抓到一两条鲫鱼,父亲把鱼炖好后,总是把鱼肉理下来给奶奶吃、爷爷喝点汤,自己则把剩下的鱼刺大口大口地嚼碎吞下去。父亲几次给我和姐姐讲自己嚼鱼刺的场景,两眼闪闪发光,“那时爸爸的牙可好啦,从没卡到过。”得意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除了照顾老一辈,对自己的哥哥姐姐,父亲也坚持为他们分忧解难,敬爱有加。不只是自己的亲戚,村上哪家有个什么急事难事,总会想到父亲这个“幺老辈子”,父亲则总是有求必应。三年困难时期,队里的许多五保户老人都得到父亲的照顾。改革开放后,乡里的老人院父亲也经常光顾慰问。父亲知书达理,公道正派,热心肠,在村里威信很高。比如两家闹纠纷,大家都把父亲请过去当个中间人,绝对听从父亲的裁决;哪家媳妇和婆婆吵架了,父亲批评了小的再说老的,说古道今,讲忠孝礼义,讲家和万事兴,以理服人,两边都心服口服。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家总有河南一带的人到院子里挨家挨户讨粮食,说遭了水灾,一些人家总是往外赶,个别的甚至放狗去咬,父亲和母亲则总会招呼他们喝口热水,给他们一两斛筒米和几斤红苕。

我的老家叫徐家沟,山高沟夹,民风淳朴,在四川属于一个需要辛苦劳作、靠天吃饭的地方。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又是包产到户后村里第一任村长。他把为集体做事、为乡亲谋福作为最大的“善事”,想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合作社时期,为了修水渠、筑河堤,一些壮劳力长年累月从山上开采石头并抬下山坡,父亲总是喊号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年纪轻轻背都压驼了不少。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冻得人瑟瑟发抖。我放学回家,总是看见父亲卷着高高的裤腿,赶着牛犁冬水田。这可是最苦最累的活,晚上回到家,父亲的腿脚冻得通红,要用热水烫半天才缓得过来,父亲却从不叫苦。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总是你在犁田?”父亲笑了笑,说:“犁冬水田是个技术活,咱得抢这个先,带这个头。”

从上任村长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发誓要在五年任期内,做一个通广播、通电、通公路‘三通’村长,改变徐家沟的落后面貌!连接乡上的广播很快就通到家家户户,但在一个穷乡僻壤、封闭落后的山村,要通电、通公路,谈何容易!那几年,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多次到县上申请政策补贴,动员乡亲们出工出力,有时扒拉几口饭就往外面跑,带领乡亲们一根电杆一根电杆地栽,一方土一方土地挖,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肩肿了,手破了,人病了,始终没有放弃。在父亲及其村委会的带领下,1982年年中徐家沟告别了祖祖辈辈用桐油灯、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家家户户通上了电,整条沟迎来了真正的光明。1984年初,徐家沟连接区乡的公路胜利贯通!留给徐家沟子孙后代的是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发财路”。

“三通”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但最难解决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那时农民的农业经就是种粮吃饭,父亲提出要发展多种经营,发挥徐家沟山好水好的优势,种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果树。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减少劳动量,还能美化环境。开始,大多数村民都表示了怀疑,种这些东西能当饭吃?况且要几年才见得到收益也是个未知数。父亲则说干就干,层层动员,并从县上争取到一笔果农补贴款,大家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到动了心思,终于有大半的农户跟着动了起来。父亲带了几个积极分子到外地学会种植嫁接管理技术,和几个农技员天天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大家栽种、施肥和管理,果树成活率很高,长势喜人。第二年又指导大家嫁接、修枝。第三年,一些长成的果树开始开花挂果。收获的季节到了,父亲和乡亲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父亲呕心沥血的带领下,徐家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荒山成了花果山,穷山野山成了金山银山,徐家沟成了名副其实的果园村。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好人。父亲一生操劳,累了一身病,但他从来都很乐观。父亲到去世都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党员的样子。父亲一生俭朴,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金钱财物,然而他的“好人经”就是难得的传家宝。父亲让我时时记得,做一个正直善良、无私无畏、爱国爱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好人。

(此文为中国银保监会机关纪委“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征文一等奖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巡视办)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