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六大行与12家股份行,为什么都选择华为存储

发布时间:2020-07-20 15:56:1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文由「轻金融」出品

作者:李静瑕

当数家全国性银行行长同时说“科技是唯一可以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力量”,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将给银行业带来极大考验,唯有不断进化和创新的金融机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银行业迈向Bank4.0的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业务迁移到线上,金融数据爆炸性增长: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银行业行内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52亿笔、金额458万亿元,而到了2019年,银行业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233亿笔,金额2607万亿元。

与此同时,银行业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也在到来。随着业务与数据大幅增长,银行核心系统软硬件也面临巨大的性能和成本挑战,在此之下,越来越多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采用全闪存存储方案。

银行业都在选择“全闪存”

Bank4.0时代,银行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数字化更彻底,科技推动银行的服务形态发生了变化,客户量、业务量和数据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银行业要支持海量用户的高并发访问,对业务连续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未来金融服务的数据维度、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将成为银行关键的、最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储备将成为银行的核心战略资产。”一位国有行金融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

承载银行大数据的载体包括了存储、数据库、各种数据处理系统等,这一切要基于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建设强大、稳定的底层数据承载能力,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作为银行处理核心客户信息、存贷、支付等核心功能的基础系统,核心系统是银行IT系统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面临业务性能瓶颈,亟需更极致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监管趋严,对容灾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那么,银行业该如何规划和建设现有的系统和数据中心,来满足高可靠性的需求?银行业纷纷开始业务系统的重构,其中大型银行走在前列,积极探索双活、多活中心建设。

以工行为例,2014年率先成功完成“两地三中心”工程,从传统灾备恢复模式向双中心并行运行的业务连续模式转型;2018年工行全面实现新一代主机双活2.0架构下同城切换,实现系统级数据零丢失,同城双系统解耦,主机系统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取得新突破。

2010年12月,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于2017年6月竣工投产,最大特点是从重构业务架构入手,全面实现业务创新、流程再造和机制变革。通过构建覆盖全行,以产品、流程、数据、用户体验四大模型为核心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行构建起多功能的产品服务综合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大幅节约成本。

除了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也处于集中建设期,全面布局同城双活多活和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模式。

为何银行非常重视容灾?在此之前,银行主要是为满足监管需求。多年来,监管部门曾对银行IT系统的业务连续性提出了高要求,并发布过多个条例。

在2010年4月,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要求“总资产规模一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银行”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灾难恢复等级达到第5级(含)以上。

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也要求,商业银行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RTO)不得大于4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RPO)不得大于半小时。

近几年,银行业开始主动转向基于自身业务和发展的容灾建设。这其中,存储设备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最关键的一环。如何选择一款好的存储,来支撑各种容灾方案?

“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通常会选择高端存储来实现,而在高端存储的部署过程中,银行业希望将数据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磁盘、磁盘与闪存的融合形式,逐渐地转为全面闪存化(SSD),从而去承载核心业务。”一位全国股份制银行总工表示。

银行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全闪存不仅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闪存潜力。银行业纷纷搭建的新一代双活存储系统,不仅实现了核心业务永续,系统吞吐能力也大幅提升。

大中型银行青睐什么厂商

当前银行业的一个趋势,是对全闪存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全闪存让高性能和高可靠的存储成为了可能,可以完美承载金融核心应用平台的高要求。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国内外主流存储厂商,都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全闪存存储的开发和设计中来。以往,传统银行核心业务必须布局在少数几家国外大厂的大型机上,选择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银行将大机业务成功下移至开放平台,比如x86服务器集群也可以承载部分核心业务。

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而言,在以往只能选择海外厂商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纵观当前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华为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2015年开始,华为存储正式成为中国市场的No.1;2019年,华为存储在国内金融行业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超过30%,在全球所有存储品牌内排名第一。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国内银行客户都选择了华为OceanStor存储,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10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已经把华为OceanStor全闪存用于核心业务,开始CoreBanking和容灾数据中心核心存储的全面替换。

过去几年,华为在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超过60%的复合增长。这背后,是华为OceanStor系列存储深耕金融行业多年,稳定性高,从而帮助多家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平稳过渡到了全闪存时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某大型国有银行部署华为存储,已经连续多年用于保障双十一、618等业内公认的高并发、巅峰流量场景。数据显示,部署OceanStor存储后,相比以前,该行双十一期间承载的交易量提升20%,而交易时延下降30%。

另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把基于华为OceanStor存储的高可用方案应用于数据库系统、虚拟化平台、BI系统。并通过规模化应用,解决了以前占地、性能、功耗、HDD高故障率等问题,取得显著效果。同容量空间节省80%,功耗节省50%以上,从实际应用来看,性能提升5~10倍。

而作为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江苏银行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的建设就背后离不开华为存储。从最早的试用至今,江苏银行与华为存储的合作已历经五年,几乎采购了华为存储全系列产品。

“这么多年来,通过对20多台不同型号的产品使用,江苏银行充分信任华为存储的质量,在基础架构的稳定可靠、全闪存和多控制器技术等方面,华为确实表现优异。”江苏银行评价。

身处西部地区城商行兰州银行从2015年开始引进华为存储,在2017年,兰州银行进一步采用华为全闪存产品替换了原有的核心高端存储,并花了3个月的时间将核心业务迁移上去。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存储的运行状况和性能表现稳定,延迟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保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于2015年正式引入华为存储,连续5年新增份额第一。在目前的设备保有量方面,华为存储已占据了过半份额,华为OceanStor全闪存存储已经成为中国人寿信息化建设的优选产品解决方案。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采用了更可靠、更快、更省空间的华为全闪存存储,快速、实时地分析海量数据,从而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华为OceanStor存储18年:屡次突破重围

存储,是一个正在爆发的行业,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正在高速增长中:2019年全年销售额达到40.1亿美元,整体相比2018年增长了16.8%。

不过,存储也是一个极高门槛的行业:能把高端存储做到满足核心业务需求不容易,需要常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

华为存储如何成长为业内的顶尖厂商,获得各类机构的认可?从其发展历程看,18年来华为存储屡次突破重围:

2002年,华为开始对数据存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研发,当时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

2010年,华为在中国第一个参与SPC性能测试认证;

2011年华为全球首批发布全闪存;

2013年发布第一款中国自研的高端存储;

2014年华为存储成功进入海量存储市场;

2015年,华为OceanStor存储测试300万IOPS的性能,是当年业界第一性能;

2017年,华为成为第一家开展数据缩减技术测试性能的厂商;

2019年华为发布了最新一代的全闪存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以容忍控制器8坏7的极致稳定和2000万IOPS的卓越表现,重塑存储业界可靠性和性能新标杆;

近日,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场景,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一代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新品。

而大量金融机构之所选择华为存储,主要源于三大方面原因。

首先,可靠性是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的可靠性看,华为OceanStor系列高端存储是业界唯一一个可以在8个控制器引擎7个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业务不中断。由于业界可靠性最高,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系统的首选;

其次,高性能也不可或缺。华为通过NOF+协议创新、端到端加速硬件创新、介质创新和FlashLink算法创新,发挥全闪存极致性能,达到业界最高的2000万IOPS和0.08ms时延,性能领先第二名2倍。

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储运维会面临很多性能问题。华为存储不改变银行业务流程和现有IT架构,可以平滑切入,同时推出了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智能决策、全生命周期自动化智能管理,提升管理效率5倍。

从华为存储的业绩表现看,华为连续19个季度领跑中国区存储市场,已经连续5年排名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其中OceanStor全闪存市场份额更是由2018年的32.7%提升到了2019年的47.3%,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

毫无疑问,全闪存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强劲的增长动力。IDC预测,全闪存存储等将推动企业级外置存储市场的规模在2024年增长至63亿美元。市场的高速增长,将成为华为等厂商新的机会。

结语

高速增长的存储市场,势必迎来更激烈的竞争生态。华为OceanStor存储无疑成为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之一。

多年以来,华为与大量主流金融机构联合创新,探索ICT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出一系列面向金融行业的创新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技术的创新应用。

未来,华为存储将不断以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助力更多的金融客户快速、实时地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更大商业价值。


六大行与12家股份行,为什么都选择华为存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7-20

本文由「轻金融」出品

作者:李静瑕

当数家全国性银行行长同时说“科技是唯一可以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力量”,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将给银行业带来极大考验,唯有不断进化和创新的金融机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银行业迈向Bank4.0的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业务迁移到线上,金融数据爆炸性增长: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银行业行内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52亿笔、金额458万亿元,而到了2019年,银行业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233亿笔,金额2607万亿元。

与此同时,银行业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也在到来。随着业务与数据大幅增长,银行核心系统软硬件也面临巨大的性能和成本挑战,在此之下,越来越多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采用全闪存存储方案。

银行业都在选择“全闪存”

Bank4.0时代,银行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数字化更彻底,科技推动银行的服务形态发生了变化,客户量、业务量和数据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银行业要支持海量用户的高并发访问,对业务连续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未来金融服务的数据维度、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将成为银行关键的、最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储备将成为银行的核心战略资产。”一位国有行金融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

承载银行大数据的载体包括了存储、数据库、各种数据处理系统等,这一切要基于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建设强大、稳定的底层数据承载能力,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作为银行处理核心客户信息、存贷、支付等核心功能的基础系统,核心系统是银行IT系统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面临业务性能瓶颈,亟需更极致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监管趋严,对容灾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那么,银行业该如何规划和建设现有的系统和数据中心,来满足高可靠性的需求?银行业纷纷开始业务系统的重构,其中大型银行走在前列,积极探索双活、多活中心建设。

以工行为例,2014年率先成功完成“两地三中心”工程,从传统灾备恢复模式向双中心并行运行的业务连续模式转型;2018年工行全面实现新一代主机双活2.0架构下同城切换,实现系统级数据零丢失,同城双系统解耦,主机系统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取得新突破。

2010年12月,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于2017年6月竣工投产,最大特点是从重构业务架构入手,全面实现业务创新、流程再造和机制变革。通过构建覆盖全行,以产品、流程、数据、用户体验四大模型为核心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行构建起多功能的产品服务综合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大幅节约成本。

除了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也处于集中建设期,全面布局同城双活多活和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模式。

为何银行非常重视容灾?在此之前,银行主要是为满足监管需求。多年来,监管部门曾对银行IT系统的业务连续性提出了高要求,并发布过多个条例。

在2010年4月,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要求“总资产规模一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银行”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灾难恢复等级达到第5级(含)以上。

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也要求,商业银行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RTO)不得大于4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RPO)不得大于半小时。

近几年,银行业开始主动转向基于自身业务和发展的容灾建设。这其中,存储设备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最关键的一环。如何选择一款好的存储,来支撑各种容灾方案?

“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通常会选择高端存储来实现,而在高端存储的部署过程中,银行业希望将数据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磁盘、磁盘与闪存的融合形式,逐渐地转为全面闪存化(SSD),从而去承载核心业务。”一位全国股份制银行总工表示。

银行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全闪存不仅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闪存潜力。银行业纷纷搭建的新一代双活存储系统,不仅实现了核心业务永续,系统吞吐能力也大幅提升。

大中型银行青睐什么厂商

当前银行业的一个趋势,是对全闪存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全闪存让高性能和高可靠的存储成为了可能,可以完美承载金融核心应用平台的高要求。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国内外主流存储厂商,都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全闪存存储的开发和设计中来。以往,传统银行核心业务必须布局在少数几家国外大厂的大型机上,选择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银行将大机业务成功下移至开放平台,比如x86服务器集群也可以承载部分核心业务。

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而言,在以往只能选择海外厂商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纵观当前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华为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2015年开始,华为存储正式成为中国市场的No.1;2019年,华为存储在国内金融行业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超过30%,在全球所有存储品牌内排名第一。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国内银行客户都选择了华为OceanStor存储,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10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已经把华为OceanStor全闪存用于核心业务,开始CoreBanking和容灾数据中心核心存储的全面替换。

过去几年,华为在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超过60%的复合增长。这背后,是华为OceanStor系列存储深耕金融行业多年,稳定性高,从而帮助多家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平稳过渡到了全闪存时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某大型国有银行部署华为存储,已经连续多年用于保障双十一、618等业内公认的高并发、巅峰流量场景。数据显示,部署OceanStor存储后,相比以前,该行双十一期间承载的交易量提升20%,而交易时延下降30%。

另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把基于华为OceanStor存储的高可用方案应用于数据库系统、虚拟化平台、BI系统。并通过规模化应用,解决了以前占地、性能、功耗、HDD高故障率等问题,取得显著效果。同容量空间节省80%,功耗节省50%以上,从实际应用来看,性能提升5~10倍。

而作为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江苏银行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的建设就背后离不开华为存储。从最早的试用至今,江苏银行与华为存储的合作已历经五年,几乎采购了华为存储全系列产品。

“这么多年来,通过对20多台不同型号的产品使用,江苏银行充分信任华为存储的质量,在基础架构的稳定可靠、全闪存和多控制器技术等方面,华为确实表现优异。”江苏银行评价。

身处西部地区城商行兰州银行从2015年开始引进华为存储,在2017年,兰州银行进一步采用华为全闪存产品替换了原有的核心高端存储,并花了3个月的时间将核心业务迁移上去。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存储的运行状况和性能表现稳定,延迟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保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于2015年正式引入华为存储,连续5年新增份额第一。在目前的设备保有量方面,华为存储已占据了过半份额,华为OceanStor全闪存存储已经成为中国人寿信息化建设的优选产品解决方案。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采用了更可靠、更快、更省空间的华为全闪存存储,快速、实时地分析海量数据,从而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华为OceanStor存储18年:屡次突破重围

存储,是一个正在爆发的行业,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正在高速增长中:2019年全年销售额达到40.1亿美元,整体相比2018年增长了16.8%。

不过,存储也是一个极高门槛的行业:能把高端存储做到满足核心业务需求不容易,需要常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

华为存储如何成长为业内的顶尖厂商,获得各类机构的认可?从其发展历程看,18年来华为存储屡次突破重围:

2002年,华为开始对数据存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研发,当时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

2010年,华为在中国第一个参与SPC性能测试认证;

2011年华为全球首批发布全闪存;

2013年发布第一款中国自研的高端存储;

2014年华为存储成功进入海量存储市场;

2015年,华为OceanStor存储测试300万IOPS的性能,是当年业界第一性能;

2017年,华为成为第一家开展数据缩减技术测试性能的厂商;

2019年华为发布了最新一代的全闪存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以容忍控制器8坏7的极致稳定和2000万IOPS的卓越表现,重塑存储业界可靠性和性能新标杆;

近日,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场景,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一代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新品。

而大量金融机构之所选择华为存储,主要源于三大方面原因。

首先,可靠性是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的可靠性看,华为OceanStor系列高端存储是业界唯一一个可以在8个控制器引擎7个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业务不中断。由于业界可靠性最高,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系统的首选;

其次,高性能也不可或缺。华为通过NOF+协议创新、端到端加速硬件创新、介质创新和FlashLink算法创新,发挥全闪存极致性能,达到业界最高的2000万IOPS和0.08ms时延,性能领先第二名2倍。

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储运维会面临很多性能问题。华为存储不改变银行业务流程和现有IT架构,可以平滑切入,同时推出了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智能决策、全生命周期自动化智能管理,提升管理效率5倍。

从华为存储的业绩表现看,华为连续19个季度领跑中国区存储市场,已经连续5年排名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其中OceanStor全闪存市场份额更是由2018年的32.7%提升到了2019年的47.3%,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

毫无疑问,全闪存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强劲的增长动力。IDC预测,全闪存存储等将推动企业级外置存储市场的规模在2024年增长至63亿美元。市场的高速增长,将成为华为等厂商新的机会。

结语

高速增长的存储市场,势必迎来更激烈的竞争生态。华为OceanStor存储无疑成为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之一。

多年以来,华为与大量主流金融机构联合创新,探索ICT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出一系列面向金融行业的创新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技术的创新应用。

未来,华为存储将不断以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助力更多的金融客户快速、实时地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更大商业价值。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