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0-05-26 10:03:14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林龙安认为,大湾区必须通过推动更多便利措施,促进创新、加强人才流动,才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林龙安代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自规划以来, 实现在一个湾区、三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三地在不同层面进行了优势互补,当中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和商机。香港、澳门以及广东九个城市同处一个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经济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大湾区近日虽然推出多项惠及港人于内地生活、工作的政策,如果再进一步推动上述各地在各个层面的彼此紧密合作,推动湾区一体化发展,必将产生协同效应和放大效应。

基于以上背景,大湾区必须通过推动更多便利措施,促进创新、加强人才流动,才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在具体建议上,林龙安代表表示,去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持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时,公布8项便利港人及1项推动创科新措施,部分层面上与内地居民看齐。但在专业资格认证等方面仍未全面开放,当中包括医生、律师、金融策划师等等专业资格仍然受到限制,对促进湾区的人才交流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推动人才流动方面应该把9个城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人才优势「强强联合」,从而互补长短,带动区域发展。具体措施建议有:

1. 香港具备国际人才,而且众多专业资格人才获国际认证,可考虑放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专业人才于9个城市的执业资格,借鉴欧盟做法,于大湾区内订立统一标准,推动专业资格的互认,在大湾区逐步打通信息流和人流,实现人才在区内自由流动。

2. 推动通关便利化,广东省已落实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创新创业、将于近期公布关于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的细节、扩大海关跨境快速通关对接项目(即「跨境一锁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及正研究制定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的实施安排。虽然增加了吸引人才政策,但在细节上可以进一步优化。

现时,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近年不少内地企业赴港市,但总部设于大湾区内地的公司高管、特聘人才等频繁往返内地,在出入境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各口岸可试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便利化改革,向设立总部于大湾区内9个城市和2个特区的高管、科研人员和特聘人才开启通关绿色过关通道,便利他们乘乘车辆进出内地口岸,缩短过关时间。

3. 住屋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便利措施虽然放宽了港人在内地置业,但仅限首套,而且在按揭方面亦未能做到全面放开,而且部分市更加设有限购的政策,对于工作地区置业的青年人有较大程度的阻碍。虽然部分地区已经推行共有产权房,将港澳青年纳入可申购范围,亦有年龄等不同类别的限制,而且推行的地方和数量不多,所以建议可酌情放宽港人于大湾区内购置一手物业或二手物业,并放宽港人于内地第二套物业按揭的条件。共有房屋亦应放宽申请条件,例如取消年龄的限制等等。

4. 延长外佣签证逗留内地期限,大型企业管理层、高端人才其生活方式平时都由家庭佣工照顾,随着其家庭于内地生活时因外佣签证而影响到其生活习惯,或造成其家庭不便于内地逗留,故此建议放宽外佣签证条例,延长其逗留内地时间,或者提供一签多行和延长逗留时间的方式,让外佣便于留内地照顾其雇主家庭。

5. 建立跨九城两区的统一银行账户系统,为区内居民和企业开立单一户名下的多币种多区域账户,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将大湾区视为特殊经济/关税地区,构建针对大湾区的汇率、利率形成机制,在大湾区实现资本自由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澳门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是自由贸易港,它在经济运行、社会治理、规则标准、政府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更加接轨并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广东省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深圳是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开放;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广州,拥有众多的银行中心、券商总部、创投基金总部,还有政府大力支持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只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便利措施,推动港粤和国际人才进入大湾区内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借鉴香港和国际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软实力,协同发展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林龙安系香港太平绅士、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6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林龙安认为,大湾区必须通过推动更多便利措施,促进创新、加强人才流动,才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林龙安代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自规划以来, 实现在一个湾区、三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三地在不同层面进行了优势互补,当中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和商机。香港、澳门以及广东九个城市同处一个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经济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大湾区近日虽然推出多项惠及港人于内地生活、工作的政策,如果再进一步推动上述各地在各个层面的彼此紧密合作,推动湾区一体化发展,必将产生协同效应和放大效应。

基于以上背景,大湾区必须通过推动更多便利措施,促进创新、加强人才流动,才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在具体建议上,林龙安代表表示,去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持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时,公布8项便利港人及1项推动创科新措施,部分层面上与内地居民看齐。但在专业资格认证等方面仍未全面开放,当中包括医生、律师、金融策划师等等专业资格仍然受到限制,对促进湾区的人才交流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推动人才流动方面应该把9个城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人才优势「强强联合」,从而互补长短,带动区域发展。具体措施建议有:

1. 香港具备国际人才,而且众多专业资格人才获国际认证,可考虑放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专业人才于9个城市的执业资格,借鉴欧盟做法,于大湾区内订立统一标准,推动专业资格的互认,在大湾区逐步打通信息流和人流,实现人才在区内自由流动。

2. 推动通关便利化,广东省已落实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创新创业、将于近期公布关于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的细节、扩大海关跨境快速通关对接项目(即「跨境一锁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及正研究制定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的实施安排。虽然增加了吸引人才政策,但在细节上可以进一步优化。

现时,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近年不少内地企业赴港市,但总部设于大湾区内地的公司高管、特聘人才等频繁往返内地,在出入境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各口岸可试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便利化改革,向设立总部于大湾区内9个城市和2个特区的高管、科研人员和特聘人才开启通关绿色过关通道,便利他们乘乘车辆进出内地口岸,缩短过关时间。

3. 住屋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便利措施虽然放宽了港人在内地置业,但仅限首套,而且在按揭方面亦未能做到全面放开,而且部分市更加设有限购的政策,对于工作地区置业的青年人有较大程度的阻碍。虽然部分地区已经推行共有产权房,将港澳青年纳入可申购范围,亦有年龄等不同类别的限制,而且推行的地方和数量不多,所以建议可酌情放宽港人于大湾区内购置一手物业或二手物业,并放宽港人于内地第二套物业按揭的条件。共有房屋亦应放宽申请条件,例如取消年龄的限制等等。

4. 延长外佣签证逗留内地期限,大型企业管理层、高端人才其生活方式平时都由家庭佣工照顾,随着其家庭于内地生活时因外佣签证而影响到其生活习惯,或造成其家庭不便于内地逗留,故此建议放宽外佣签证条例,延长其逗留内地时间,或者提供一签多行和延长逗留时间的方式,让外佣便于留内地照顾其雇主家庭。

5. 建立跨九城两区的统一银行账户系统,为区内居民和企业开立单一户名下的多币种多区域账户,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将大湾区视为特殊经济/关税地区,构建针对大湾区的汇率、利率形成机制,在大湾区实现资本自由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澳门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是自由贸易港,它在经济运行、社会治理、规则标准、政府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更加接轨并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广东省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深圳是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开放;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广州,拥有众多的银行中心、券商总部、创投基金总部,还有政府大力支持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只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便利措施,推动港粤和国际人才进入大湾区内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借鉴香港和国际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软实力,协同发展能为实体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林龙安系香港太平绅士、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