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全国政协委员田建华: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发布时间:2020-05-26 09:18:13    作者:朱艳霞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朱艳霞

脱贫攻坚、“三农”发展依然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带来了两份提案,涉及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结合农村金融扶贫政策、农业产业化融资、村级基础金融服务等角度给出建议。

“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脱贫攻坚后期持续推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仍然任重道远。建议稳定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促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田建华表示。

此外,他还建议,将政策规划引导、强化利益联结、财税金融支持三管齐下,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一体推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

脱贫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应常态化

“今年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在脱贫攻坚后期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和加强长效机制建设非常重要。”谈及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田建华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年底的0.6%。但是,脱贫攻坚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

“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部分贫困劳动力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务工收入,部分贫困户生产经营受阻,扶贫项目开工普遍延迟,疫情及后续影响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和挑战不可低估。”田建华称。

针对脱贫攻坚后期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田建华建议,稳定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同时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

在稳定精准扶贫政策方面,田建华表示,应将脱贫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机制常态化,要继续实行“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政策,保持现有评级授信管理机制不变,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持续满足农户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

在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支持方面,田建华认为,要引导外出农民工有序返乡创业就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才基础。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等方面强化扶持力度,支持返乡人员兴办各类事业和经济实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在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方面,田建华表示,近年来,在银保监会的大力推动下,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全国行政村银行保险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已达99.8%。但从调研情况看,功能单一的助农POS机和转账电话覆盖率超过50%,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村覆盖的是流动服务,超半数的乡镇没有商业保险机构,部分服务设施因疏于维护而沦为摆设。要大力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逐步充实涉农补贴、基础信用信息收集、小额贷款申请、投保理赔受理、代理缴费、理财等服务,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强化对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稳步提升。但农村产业融合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制约。

田建华指出,农村产业融合面临农村产业发展比较粗放、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强、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偏慢等主要问题。例如,在农村产业方面,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分别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全国仅有28%的乡村产业聚集在各类园区;农村冷链物流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至30%,而发达国家仅为1.7%至5%。

农业企业与农户关系方面,当前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还是一次性产品买卖或土地租赁关系,以订单合同、专业合作为主要联结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比超过80%,而以股份制为主要联结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比不足20%。

农民经营性收入方面,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益有待提高。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7.5%,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在田建华看来,建强农产品产业链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建议,将政策规划引导、强化利益联结、财税金融支持三管齐下,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一体推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根据农产品生产、销售、消费的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规划;按照“一链一策”的原则,整合土地、财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设农产品产业链信息平台,实行全产业链标准化信息采集和交换应用;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其次,促进产业链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大力推动资本下乡,精准招商、精准培育、精准服务,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其向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探索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支持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相互参股,把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

再次,强化对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上市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业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农产品产业链量身定制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上下游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保险产品,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充分发挥银行业保险业合力,在年末实现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田建华: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6

□记者 朱艳霞

脱贫攻坚、“三农”发展依然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带来了两份提案,涉及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结合农村金融扶贫政策、农业产业化融资、村级基础金融服务等角度给出建议。

“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脱贫攻坚后期持续推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仍然任重道远。建议稳定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促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田建华表示。

此外,他还建议,将政策规划引导、强化利益联结、财税金融支持三管齐下,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一体推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

脱贫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应常态化

“今年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在脱贫攻坚后期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和加强长效机制建设非常重要。”谈及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田建华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年底的0.6%。但是,脱贫攻坚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

“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部分贫困劳动力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务工收入,部分贫困户生产经营受阻,扶贫项目开工普遍延迟,疫情及后续影响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和挑战不可低估。”田建华称。

针对脱贫攻坚后期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田建华建议,稳定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同时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

在稳定精准扶贫政策方面,田建华表示,应将脱贫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机制常态化,要继续实行“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政策,保持现有评级授信管理机制不变,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持续满足农户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

在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支持方面,田建华认为,要引导外出农民工有序返乡创业就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才基础。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等方面强化扶持力度,支持返乡人员兴办各类事业和经济实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在推动村级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方面,田建华表示,近年来,在银保监会的大力推动下,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全国行政村银行保险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已达99.8%。但从调研情况看,功能单一的助农POS机和转账电话覆盖率超过50%,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村覆盖的是流动服务,超半数的乡镇没有商业保险机构,部分服务设施因疏于维护而沦为摆设。要大力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逐步充实涉农补贴、基础信用信息收集、小额贷款申请、投保理赔受理、代理缴费、理财等服务,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强化对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稳步提升。但农村产业融合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制约。

田建华指出,农村产业融合面临农村产业发展比较粗放、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强、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偏慢等主要问题。例如,在农村产业方面,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分别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全国仅有28%的乡村产业聚集在各类园区;农村冷链物流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至30%,而发达国家仅为1.7%至5%。

农业企业与农户关系方面,当前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还是一次性产品买卖或土地租赁关系,以订单合同、专业合作为主要联结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比超过80%,而以股份制为主要联结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比不足20%。

农民经营性收入方面,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益有待提高。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7.5%,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在田建华看来,建强农产品产业链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建议,将政策规划引导、强化利益联结、财税金融支持三管齐下,建强农产品产业链,一体推进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和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根据农产品生产、销售、消费的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规划;按照“一链一策”的原则,整合土地、财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设农产品产业链信息平台,实行全产业链标准化信息采集和交换应用;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其次,促进产业链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大力推动资本下乡,精准招商、精准培育、精准服务,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其向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探索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支持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相互参股,把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

再次,强化对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上市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业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农产品产业链量身定制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上下游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保险产品,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充分发挥银行业保险业合力,在年末实现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扩容增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