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互联网下半场,险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0-29 13:50:2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赵辉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2019年指出。今天,消费互联网红利已经逐渐耗尽。

第33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现场

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如奔腾之水,开始垂直渗入到各个产业的价值链中,科技赋能、产业互联网成为了“热词”。这一重大趋势又被称为互联网下半场。

我们看到,在保险业,科技大潮来势汹涌,以指数化的速度,重构险企所有的经营环节,从核保到理赔,到精算,到文化和整个商业模式。

这是一场游戏规则洗牌的时代,也是创新者生存的舞台。如腾讯副总裁马斌所说,“周期来的时候,选择准方向,你的努力会乘以周期的加速度。”

那么险企如何拥抱互联网下半场?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自身运营模式的革命?为此考察腾讯结束后,围绕着“保险业如何拥抱互联网下半场”,《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了第33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在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增良的主持下,保险家们一起深入探讨了:险企该向腾讯学什么?中小险企如何利用科技实现突围?险企在突围中如何借助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

险企该向腾讯学什么

“我们保险企业和腾讯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说,保险企业和腾讯都很年轻,都是服务性行业,在理念上都追求用户价值,服务范围都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上都追求“向善”等。基于这些共性,保险企业和腾讯有很多合作的空间,比如科技层面是保险业的短板,而恰恰是腾讯的长处所在;再如工具层面,腾讯围绕数据内容和数据工具做了很多探索,可以为保险企业所用。此外还有场景层面、连接层面、平台层面、战略层面等,双方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朱进元尤其强调了文化方面的互相借鉴。“文化是精神的内核和价值的根源,离开了文化,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本之木,发展缺乏后劲。腾讯提出的‘科技向善’,恰恰值得保险业学习。”

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王梓木也非常看重腾讯的文化。他指出,“腾讯提出了‘科技向善’,把追求社会价值放到核心位置,不是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紧密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从痛点入手’,这就是‘向善而行’。”“‘向善而行’是企业自觉追求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层次归因。”他说。

王梓木期待保险企业学习腾讯,通过建立生态圈,扩大整个行业的服务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对人给予更加全面的关爱。

互联网思维下的客户体验至上也让保险家们感触颇深。

科技正日益为优化客户体验赋能。“保险公司目前面临的消费群体的诉求是:流程要越来越简,自我体验要越来越好。原来传统经营链条中,我们需要与客户见面,理赔时要客户现场送资料、甚至跑多次;现在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完大多数业务;原来是按天赔款,互联网时代已做到秒赔。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保险科技结合的力量。”国任财险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新利对于腾讯的客户体验哲学深有感慨。

吉祥人寿总裁唐玉明提出:“险企也要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通过自动化的流程,让公司为客户提供一个透明化、无缝化的体验。”

泰康在线CEO刘大为则相信,这是腾讯“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外在体现。“真正站在客户,乃至用户视角来考虑问题,这与泰康在线的企业文化和目标是一致的。”

中小险企如何实现科技突围

“作为中小险企,在当下格局中遇到很多困难,更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寻找突破。”昆仑健康副总裁王健道出了险企科技突围的迫切性。在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行业市场格局下,中小险企受限于资金、品牌、人才和投入,在市场中蹒跚而行。如何借助科技,走出自己的突围之路?为自己带来了新的动能?

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小险企在突围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朱进元认为,保险机构可以从一些方面做好准备:要坚定信心,做好战略选择。“困难越多,信心越重要,中小险企的领导者要相信自己可以依靠科技,实现弯道超车”;要开放心态,选择合适的方法论,“要有改革的勇气打破现有的东西,才可能创造一个更新的自己”;要守法合规,“金融行业是高度管制的行业,寻求技术带来的革新,势必是一种突破,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显得很重要。”

“船小好调头。”史带财险董事长张兴眼中,在科技驱动时代,中小险企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小”也可能带来机遇。在他看来,“中小险企成本低、负担轻、内部沟通层级短,对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产品创新方面反应快,在产品价格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今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爆发,为中小保险公司的转型升级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灵活虽好,但要坚守、有定力,要有自己的核心优势。“要借助保险科技赋能,形成局部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走专业化、差异化、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张兴指出。

所谓“科技赋能,服务为要。”信美人寿总经理胡晗则认为对于中小险企,“科技的力量应发力于服务至上,变大数据为与用户个体因果关联的小数据应用,在产品创新和两核风控上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价值,从低频到高频的用户互动中,增强用户的获得感”。这是年轻消费一代主张个性化的时代,中小险企需要面对和满足用户需求,科技可发挥强连接和高转化作用,从而实现保险市场的行业进化。

中小险企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对于巨大的科技成本更缺乏承受力。怎么办?

紫金保险副总裁陈加明提出两个“定”。首先是定位。“中小险企要将科技与运用放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这样才能全面进行体系变革,健全IT治理组织架构,推进系统架构转型;其次是定力。科技投入和应用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要有耐心,同时要有容错机制,这背后是战略定力。”

如何与腾讯等科技巨头合作

“今天,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共生共赢时代来了。保险企业,尤其中小险企要与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要借助科技手段,扩大价值链、建立生态圈、开拓新领域、实现新繁荣,这就是保险业的向上而生。”王梓木揭示了保险业生态圈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的形势下,那么中小险企如何借助与腾讯这样科技巨头的合作,实现更好的突围?

在昆仑保险经纪总经理张国臣看来,中小险企靠自己建设一套科技体系不现实。而是要与科技巨头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对可保风险加强控制,共同优化企业客户的防灾防损能力。“我们中小保险经纪公司在承保能力、成本费用方面处于劣势。但是可以利用自己在风险控制领域的一些专业能力,结合科技巨头的AI等科技能力,这样就能降低出险概率和赔付率。同时在诸如井喷、管道破损等危险、偏僻的出险场景下,利用科技手段更好更快地厘定损失。”

就这一点,刘大为认为,和腾讯合作,要发挥保险公司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对保险产品业务的深度理解以及原有的线下服务能力的优势,这往往是其他科技企业所不具备的。

“中小险企应该重新定义自己在科技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融入生态,顺势而为。”张兴说。他认为,中小险企应该主动和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合作,推出简单,碎片化,高性价比产品,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陈加明则对于科技巨头们的智能理赔、反欺诈等科技产品和大数据挖掘与建模能力非常感兴趣。“中小公司必须善于借力发展,不能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完全可以借助像腾讯这样的优秀公司。”

谈及合作,刘大为表示:“我们跟微保合作过程中,可以触达更多下沉市场的客户,满足一些没有被满足的保险需求。”

而科技巨头这边,腾讯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则谈到想为保险公司输出的两个能力。第一个是保险科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输出用户画像,精准对接给保险公司;除此外,我们还可用它们助力保险公司的风控。”第二个是互联网思维。“我们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中用了很多互联网思维,将用户体验提升到另一个维度,这也是在合作中可以赋能给保险机构的地方。”

“走再远的路,也不能忘我们姓‘保’,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要有这个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朱进元说。

科技只是赋能者,拥抱互联网下半场,险企更要坚守行业本质,运用科技让保险业变得更“保险”。


互联网下半场,险企怎么办?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0-29

□记者 赵辉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2019年指出。今天,消费互联网红利已经逐渐耗尽。

第33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现场

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如奔腾之水,开始垂直渗入到各个产业的价值链中,科技赋能、产业互联网成为了“热词”。这一重大趋势又被称为互联网下半场。

我们看到,在保险业,科技大潮来势汹涌,以指数化的速度,重构险企所有的经营环节,从核保到理赔,到精算,到文化和整个商业模式。

这是一场游戏规则洗牌的时代,也是创新者生存的舞台。如腾讯副总裁马斌所说,“周期来的时候,选择准方向,你的努力会乘以周期的加速度。”

那么险企如何拥抱互联网下半场?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自身运营模式的革命?为此考察腾讯结束后,围绕着“保险业如何拥抱互联网下半场”,《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了第33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在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增良的主持下,保险家们一起深入探讨了:险企该向腾讯学什么?中小险企如何利用科技实现突围?险企在突围中如何借助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

险企该向腾讯学什么

“我们保险企业和腾讯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说,保险企业和腾讯都很年轻,都是服务性行业,在理念上都追求用户价值,服务范围都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上都追求“向善”等。基于这些共性,保险企业和腾讯有很多合作的空间,比如科技层面是保险业的短板,而恰恰是腾讯的长处所在;再如工具层面,腾讯围绕数据内容和数据工具做了很多探索,可以为保险企业所用。此外还有场景层面、连接层面、平台层面、战略层面等,双方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朱进元尤其强调了文化方面的互相借鉴。“文化是精神的内核和价值的根源,离开了文化,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本之木,发展缺乏后劲。腾讯提出的‘科技向善’,恰恰值得保险业学习。”

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王梓木也非常看重腾讯的文化。他指出,“腾讯提出了‘科技向善’,把追求社会价值放到核心位置,不是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紧密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从痛点入手’,这就是‘向善而行’。”“‘向善而行’是企业自觉追求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层次归因。”他说。

王梓木期待保险企业学习腾讯,通过建立生态圈,扩大整个行业的服务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对人给予更加全面的关爱。

互联网思维下的客户体验至上也让保险家们感触颇深。

科技正日益为优化客户体验赋能。“保险公司目前面临的消费群体的诉求是:流程要越来越简,自我体验要越来越好。原来传统经营链条中,我们需要与客户见面,理赔时要客户现场送资料、甚至跑多次;现在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完大多数业务;原来是按天赔款,互联网时代已做到秒赔。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保险科技结合的力量。”国任财险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新利对于腾讯的客户体验哲学深有感慨。

吉祥人寿总裁唐玉明提出:“险企也要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通过自动化的流程,让公司为客户提供一个透明化、无缝化的体验。”

泰康在线CEO刘大为则相信,这是腾讯“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外在体现。“真正站在客户,乃至用户视角来考虑问题,这与泰康在线的企业文化和目标是一致的。”

中小险企如何实现科技突围

“作为中小险企,在当下格局中遇到很多困难,更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寻找突破。”昆仑健康副总裁王健道出了险企科技突围的迫切性。在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行业市场格局下,中小险企受限于资金、品牌、人才和投入,在市场中蹒跚而行。如何借助科技,走出自己的突围之路?为自己带来了新的动能?

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小险企在突围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朱进元认为,保险机构可以从一些方面做好准备:要坚定信心,做好战略选择。“困难越多,信心越重要,中小险企的领导者要相信自己可以依靠科技,实现弯道超车”;要开放心态,选择合适的方法论,“要有改革的勇气打破现有的东西,才可能创造一个更新的自己”;要守法合规,“金融行业是高度管制的行业,寻求技术带来的革新,势必是一种突破,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显得很重要。”

“船小好调头。”史带财险董事长张兴眼中,在科技驱动时代,中小险企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小”也可能带来机遇。在他看来,“中小险企成本低、负担轻、内部沟通层级短,对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产品创新方面反应快,在产品价格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今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爆发,为中小保险公司的转型升级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灵活虽好,但要坚守、有定力,要有自己的核心优势。“要借助保险科技赋能,形成局部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走专业化、差异化、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张兴指出。

所谓“科技赋能,服务为要。”信美人寿总经理胡晗则认为对于中小险企,“科技的力量应发力于服务至上,变大数据为与用户个体因果关联的小数据应用,在产品创新和两核风控上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价值,从低频到高频的用户互动中,增强用户的获得感”。这是年轻消费一代主张个性化的时代,中小险企需要面对和满足用户需求,科技可发挥强连接和高转化作用,从而实现保险市场的行业进化。

中小险企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对于巨大的科技成本更缺乏承受力。怎么办?

紫金保险副总裁陈加明提出两个“定”。首先是定位。“中小险企要将科技与运用放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这样才能全面进行体系变革,健全IT治理组织架构,推进系统架构转型;其次是定力。科技投入和应用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要有耐心,同时要有容错机制,这背后是战略定力。”

如何与腾讯等科技巨头合作

“今天,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共生共赢时代来了。保险企业,尤其中小险企要与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要借助科技手段,扩大价值链、建立生态圈、开拓新领域、实现新繁荣,这就是保险业的向上而生。”王梓木揭示了保险业生态圈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的形势下,那么中小险企如何借助与腾讯这样科技巨头的合作,实现更好的突围?

在昆仑保险经纪总经理张国臣看来,中小险企靠自己建设一套科技体系不现实。而是要与科技巨头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对可保风险加强控制,共同优化企业客户的防灾防损能力。“我们中小保险经纪公司在承保能力、成本费用方面处于劣势。但是可以利用自己在风险控制领域的一些专业能力,结合科技巨头的AI等科技能力,这样就能降低出险概率和赔付率。同时在诸如井喷、管道破损等危险、偏僻的出险场景下,利用科技手段更好更快地厘定损失。”

就这一点,刘大为认为,和腾讯合作,要发挥保险公司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对保险产品业务的深度理解以及原有的线下服务能力的优势,这往往是其他科技企业所不具备的。

“中小险企应该重新定义自己在科技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融入生态,顺势而为。”张兴说。他认为,中小险企应该主动和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合作,推出简单,碎片化,高性价比产品,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陈加明则对于科技巨头们的智能理赔、反欺诈等科技产品和大数据挖掘与建模能力非常感兴趣。“中小公司必须善于借力发展,不能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完全可以借助像腾讯这样的优秀公司。”

谈及合作,刘大为表示:“我们跟微保合作过程中,可以触达更多下沉市场的客户,满足一些没有被满足的保险需求。”

而科技巨头这边,腾讯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则谈到想为保险公司输出的两个能力。第一个是保险科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输出用户画像,精准对接给保险公司;除此外,我们还可用它们助力保险公司的风控。”第二个是互联网思维。“我们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中用了很多互联网思维,将用户体验提升到另一个维度,这也是在合作中可以赋能给保险机构的地方。”

“走再远的路,也不能忘我们姓‘保’,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要有这个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朱进元说。

科技只是赋能者,拥抱互联网下半场,险企更要坚守行业本质,运用科技让保险业变得更“保险”。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