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俺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记中国人寿山东菏泽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彦军

发布时间:2019-07-16 08:58:51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王克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心里时刻想着党的事业,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成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中国人寿山东省菏泽市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彦军在乡村帮扶时对百姓们常说的话。

周彦军,中国人寿山东菏泽分公司办公室的一名主管,一位深受党教育的老党员,多年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从部队转业到国寿菏泽分公司后,自觉服从工作的需要,先后在国寿东明支公司、定陶支公司、菏泽分公司,到担任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职务。

自2014年5月走马上任5年来,他以党建为总抓手,以全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诚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服务当地百姓。

让“堡垒”强起来

“百姓富不富,首先看支部,群众生活好不好,引路发展看领导。”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也是周彦军在5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的总抓手。

周彦军自2014年5月接过驻村第一书记,每到一处行政村就把党支部软硬件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首先召开支部会、党员座谈会、入村到户和党员、百姓促膝交谈,了解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强不强。肯定成绩、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对党支部坚强堡垒作用发挥有欠缺的班子及成员,建议组织部门充实、调整、更换。确保党支部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坚强的堡垒作用。

为把基层党支部锤炼成政治过硬,党性坚强,周彦军更注重加强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多次组织村支部成员参加菏泽市委党校党课教育培训,让支部成员接受红色思想的洗礼,找差距,联系实际找不足,增强斗志添干劲,勠力同心做好服务百姓工作。

公生明,廉生威。周彦军为确保党支部成员清廉勤政为民,遵规办事,守章经营,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竭尽全力,增强办事的公正性、透明度、扩大百姓的支持率和拥护度,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依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处事原则,出台了党支部成员的议事工作规则、办事工作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让村干部在高音村喇叭上反复播放,增强这些制度的覆盖面和渗透力、透明度,让百姓对支部的工作进行时时、事事监督。

为建好大本营,增强服务力,周彦军不论在牡丹区的马岭岗镇赵楼村、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营里镇袁楼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每到一处都更加关注村委办公设施的改善,对房屋简陋、基础设施较差、存有脏乱差现象的村委办公用房落实整改措施。积极向镇有关部门反映,向国寿菏泽分公司党委汇报,最大限度争取财力支持,尽最大努力进行建设改良改造。让最基层的两委办公场所美起来、亮起来、强起来。

让产业“撑起来”

“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核心是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百姓富足。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紧扣主旋律,做足经济发展大文章,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周彦军如是说。

周彦军自担任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就根据各行政村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引进生产项目,做好配套项目的经营。牡丹区马岭岗镇赵楼村、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营里镇袁楼村,普遍存有路难走、车难行、本地农产品运不出,外地产品运不来,多年来群众想修路、盼修路。

修路是当务之急、脱贫之要,发展经济、拔穷根的之本。周彦军实地查看后,做出带领百姓铺富路的战略构想。多方争取资金为袁楼村维护平整了被大雨冲毁的路面9000多米,彻底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行路难的问题。

周彦军在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多次深入村户,与百姓亲切交谈,掌握村民技术专长、了解发展需求,根据各村、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筹措生产资金,引进生产项目,支持发展生产,让更多的百姓实现增产增收。5年间,引进大蒜、冬暖式温室大棚、辣椒、珍稀动物养殖等项目,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生产项目引进后,为增强种植项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丰产丰收,对抗旱能力弱的地块周彦军帮助架线打井,先后为赵楼村新打机井4眼,为当地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他亲自考察、多方论证、牵线搭桥投资引进的无籽葡萄种植、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后,不但解决了当地行政村无集体经营项目的问题,为村民发展经济架起了致富桥,致使村民们经济收入实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都有新增长。

“扶贫是个大民生问题,这里的群众一天不脱贫,我心里悬着的石头就不能落地。”这是周彦军的心里话。对无技能、无资金、无项目的贫困人口,周彦军是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帮扶行动上。他先后组织支部成员召开9次座谈分析会,走访512位群众,采取精心筛选、张榜公布、群众监督确认、精准确定贫困人口、帮扶对象。他帮扶的3个行政村560户,912人扶贫对象,在种养加外出务工、光伏发电项目的助推下,全部达到山东省规定的脱贫标准,按时完成了菏泽市委、市政府交付的脱贫攻坚任务,向党组织交了一份圆满的合格扶贫答卷。

让乡村“美起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总基调,但是也要协调推进,平衡发展,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十指弹钢琴,决不能顾此失彼。”周彦军在做群众工作时总是这样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抓基层党建、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同时,总是把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百姓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法制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发展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周彦军在任驻村第一书记的5年间,他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突出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着重抓了乡村的文化建设,在所帮扶的自然村建起了4处初具规模的百姓乡村文化大舞台,帮助建起了村民图书阅览室,购置了健身器材、建起了4处百姓健身广场。

“俺的职责就是让老百姓日子好起来,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升起来。”周彦军常对农民兄弟们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周彦军心系群众、情牵百姓,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勠力同心、勇往直前、再奏新时代富民强国的凯歌。


“俺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记中国人寿山东菏泽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彦军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7-16

王克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心里时刻想着党的事业,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成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中国人寿山东省菏泽市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彦军在乡村帮扶时对百姓们常说的话。

周彦军,中国人寿山东菏泽分公司办公室的一名主管,一位深受党教育的老党员,多年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从部队转业到国寿菏泽分公司后,自觉服从工作的需要,先后在国寿东明支公司、定陶支公司、菏泽分公司,到担任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职务。

自2014年5月走马上任5年来,他以党建为总抓手,以全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诚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服务当地百姓。

让“堡垒”强起来

“百姓富不富,首先看支部,群众生活好不好,引路发展看领导。”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也是周彦军在5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的总抓手。

周彦军自2014年5月接过驻村第一书记,每到一处行政村就把党支部软硬件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首先召开支部会、党员座谈会、入村到户和党员、百姓促膝交谈,了解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强不强。肯定成绩、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对党支部坚强堡垒作用发挥有欠缺的班子及成员,建议组织部门充实、调整、更换。确保党支部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坚强的堡垒作用。

为把基层党支部锤炼成政治过硬,党性坚强,周彦军更注重加强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多次组织村支部成员参加菏泽市委党校党课教育培训,让支部成员接受红色思想的洗礼,找差距,联系实际找不足,增强斗志添干劲,勠力同心做好服务百姓工作。

公生明,廉生威。周彦军为确保党支部成员清廉勤政为民,遵规办事,守章经营,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竭尽全力,增强办事的公正性、透明度、扩大百姓的支持率和拥护度,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依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处事原则,出台了党支部成员的议事工作规则、办事工作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让村干部在高音村喇叭上反复播放,增强这些制度的覆盖面和渗透力、透明度,让百姓对支部的工作进行时时、事事监督。

为建好大本营,增强服务力,周彦军不论在牡丹区的马岭岗镇赵楼村、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营里镇袁楼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每到一处都更加关注村委办公设施的改善,对房屋简陋、基础设施较差、存有脏乱差现象的村委办公用房落实整改措施。积极向镇有关部门反映,向国寿菏泽分公司党委汇报,最大限度争取财力支持,尽最大努力进行建设改良改造。让最基层的两委办公场所美起来、亮起来、强起来。

让产业“撑起来”

“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核心是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百姓富足。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紧扣主旋律,做足经济发展大文章,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周彦军如是说。

周彦军自担任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就根据各行政村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引进生产项目,做好配套项目的经营。牡丹区马岭岗镇赵楼村、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营里镇袁楼村,普遍存有路难走、车难行、本地农产品运不出,外地产品运不来,多年来群众想修路、盼修路。

修路是当务之急、脱贫之要,发展经济、拔穷根的之本。周彦军实地查看后,做出带领百姓铺富路的战略构想。多方争取资金为袁楼村维护平整了被大雨冲毁的路面9000多米,彻底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行路难的问题。

周彦军在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多次深入村户,与百姓亲切交谈,掌握村民技术专长、了解发展需求,根据各村、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筹措生产资金,引进生产项目,支持发展生产,让更多的百姓实现增产增收。5年间,引进大蒜、冬暖式温室大棚、辣椒、珍稀动物养殖等项目,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生产项目引进后,为增强种植项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丰产丰收,对抗旱能力弱的地块周彦军帮助架线打井,先后为赵楼村新打机井4眼,为当地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他亲自考察、多方论证、牵线搭桥投资引进的无籽葡萄种植、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后,不但解决了当地行政村无集体经营项目的问题,为村民发展经济架起了致富桥,致使村民们经济收入实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都有新增长。

“扶贫是个大民生问题,这里的群众一天不脱贫,我心里悬着的石头就不能落地。”这是周彦军的心里话。对无技能、无资金、无项目的贫困人口,周彦军是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帮扶行动上。他先后组织支部成员召开9次座谈分析会,走访512位群众,采取精心筛选、张榜公布、群众监督确认、精准确定贫困人口、帮扶对象。他帮扶的3个行政村560户,912人扶贫对象,在种养加外出务工、光伏发电项目的助推下,全部达到山东省规定的脱贫标准,按时完成了菏泽市委、市政府交付的脱贫攻坚任务,向党组织交了一份圆满的合格扶贫答卷。

让乡村“美起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总基调,但是也要协调推进,平衡发展,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十指弹钢琴,决不能顾此失彼。”周彦军在做群众工作时总是这样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抓基层党建、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同时,总是把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百姓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法制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发展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周彦军在任驻村第一书记的5年间,他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突出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着重抓了乡村的文化建设,在所帮扶的自然村建起了4处初具规模的百姓乡村文化大舞台,帮助建起了村民图书阅览室,购置了健身器材、建起了4处百姓健身广场。

“俺的职责就是让老百姓日子好起来,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升起来。”周彦军常对农民兄弟们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周彦军心系群众、情牵百姓,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勠力同心、勇往直前、再奏新时代富民强国的凯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