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打好三大攻坚战——政协委员谈如何精准发力

发布时间:2019-03-06 08:49:2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冯娜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要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记者会,政协委员就打赢三大攻坚战各抒己见。

坚持结构性去杠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2016年以来,我国去杠杆的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稳杠杆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当前我们进行的是结构性去杠杆。结构性去杠杆和稳增长之间有很多统一的一面,并不是完全对立。结构性去杠杆最终目标是要稳金融,金融稳经济才能稳。

陈雨露提到,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僵尸企业”出清要坚定执行。“僵尸企业”出清可释放沉淀资源,可以腾出更多金融资源用到更高效率的行业和企业中去,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高效增长。

陈雨露强调,要保持我国宏观杠杆率长期持续稳定,需要金融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力。一方面,需要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努力突破我们面临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建立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又有韧性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要大大加强股权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这对于长期保持宏观杠杆率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深化改革之点。

另一方面,继续坚定推进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坚定地推动债务出清、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出清,坚定地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坚定地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早日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保持宏观杠杆率的稳定才有根本保障。

多管齐下精准扶贫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表示,建议有关部门在管理使用扶贫资金时要重点关注扶贫资金的精准、安全和绩效。扶贫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到贫困群众身上。特别是要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和社保兜底的这些政策在基层落实的精准情况,确保能够精准脱贫。扶贫资金的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安排扶贫资金的使用、确定扶贫项目时,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让群众能够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秦博勇提出,扶贫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要在产业扶贫中建立利益连接机制,真正把贫困户的利益连接起来。既要扶贫,也要扶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针对贫困人口健康扶贫的补充保险。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综合培养,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医联体建设,组织好三级医院组团式支援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等形式,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三是要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卫生健康服务的短板,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四是实施好基本医保县域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各类医疗保险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及时结算,让百姓看得上病,方便看病。再就是解决少生病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预防为主,改善人居环境,加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控的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污染防治要抓重点

针对当前污染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可从3点把握好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的着力点。第一,要着力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强化防治刻不容缓,而且是全方位的立体战,要着重强调统筹推进。第二,着力营造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合规排放、大众绿色消费,各尽其责、良性共进的外部环境。第三,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行为,要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

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陈雨露表示,金融部门可以发挥其市场机制的优势,在广泛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为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陈雨露提出,下一步,绿色金融的发展有3项核心的工作要做:一要构建我国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要求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二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三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