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全国政协委员王滨: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力度

发布时间:2019-03-03 10:50:4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朱艳霞】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由央行征信中心负责管理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征信系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该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社会公众融资的便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处初级阶段,仍需从各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王滨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信用服务系统覆盖内容相对有限,实体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力度有待提升。例如来自公安、法院、环保等相关领域的内容,存在信息覆盖不全、更新延迟等问题。对实体企业尤其对于抵押品不足、缺乏其他有效增信手段的小微企业、初创企业而言,缺乏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客观描绘,导致企业在寻求金融服务时缺乏必要的信用支撑,也让金融机构难以准确甄别和防控风险。二是现有信用服务系统接入难度较高,非银行金融机构掌握的大量信息未能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前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规模逐步发展壮大,保险等行业拥有大量与客户直接相关的信用数据,对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相关数据在当前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中并未得到有效采集和运用。依照现有征信系统的管理规定,金融机构需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报送相关信用数据,对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有较大差异的金融服务提供者而言,将其业务数据按照现有征信系统要求进行数据处理难度较大,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标准障碍。三是现有信用服务系统对信息缺乏整理和挖掘,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现代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当前各类信用服务系统为金融企业提供的信用信息主要仍集中于对与信贷、公用服务等有关的既往业务信息进行归集和简单加工,缺乏对已有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整理。当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正逐步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充分运用各类定量模型评估业务信用风险,这对信用服务系统的产出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滨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需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加强信息整理和挖掘,引导小微企业等正确认识信用价值,调动其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覆盖广度和深度,更好对接直接融资市场信息披露标准,扩大相关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好获取和使用权威来源信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二是要加快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系统和征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立足于行业的业务特性和数据特点,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信用信息归集和处理标准,并通过引入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促进相关信用数据实现有效开发利用。同时加强与现有其他各类信用信息系统的有机对接、协同联动和共享共用,共同推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三是依托先进科技手段加快市场化信用服务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主导的公共性信用服务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化信用服务与之相互补充,互联互通。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和业务规则,规划形成信用服务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市场化信用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化信用服务机构的技术等优势,降低信用服务成本,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创新,拓宽信用服务产品应用范围。特别是针对发展更为灵活的小微企业,应充分发挥先进科技手段,创新符合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信用服务产品和模式,为小微企业便利融资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