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扶贫:但愿苍生俱保暖

□记者 张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扶贫开发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保险业自改革开放复业以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其中,努力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风险保障的功能,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不辞辛苦、不畏艰难。


为提升甘肃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原甘肃保监局与当地保险公司精准对接农业保险服务需求,持续推进藏区农险做实、做深、做细。甘肃夏河县桑科乡岗岔村的一位牧民表示,羊群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庭资产,现在有了保险保障很安心。


被称为“当代愚公”的魏登殿在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40年,带领这个曾经全县最穷的村逐步脱贫。图为魏登殿指导乡亲们一起开发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40年与7.4亿人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刺激了停滞多年的农村经济,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村贫困大规模减少。在不断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扶贫工作更加注重从单纯救济向经济开发转移,国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和扶贫产业。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进入集中资源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战时期。到21世纪初,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大面积绝对贫困现象明显缓解。

2001年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即“巩固温饱成果,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将21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战略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用整村推进来改善14.8万个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两翼”是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龙头企业产业化扶贫,主要目的是促进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央做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3—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从394亿元增加到861亿元,累计投入2822亿元;省级及以下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也大幅度增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 2017年的3046万人,累计减贫6853万人,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累计降低7.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扶贫工作累计使得7.4亿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的大规模减贫,不仅使得本国7亿人口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汪三贵说。

根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贫困人口由19.97亿下降到2012年的8.97亿,贫困人口减少了11.01亿;其中,中国的贫困人口从8.78亿下降到0.87亿,减少了7.90亿,占全球同期减贫人口的71.8%。这意味着,1981年至2012年的32年间,全球范围内每10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近72人来自于中国,中国对世界的减贫贡献率超过了70%。

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中华保险四川分公司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板桥希望小学开展“爱心结对”,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图为中华保险的工作人员与板桥希望小学的老师一同到资助的学生家家访。


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是原云南保监局对口扶贫点,驻村干部运用保险工具为村民抵御风险,其中营上小学97%的学生都投保了学平险。图为营上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远离贫困的一份保障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世纪工程”中,保险业从未缺席。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职能、突出保险特点,为贫困地区提供保费补贴,“增广、加深”保险保障;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搭建社会公益事业平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绿色公益活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奉献爱心;选派扶贫干部,努力帮助贫困群众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依托,尽快脱贫致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从2002年开展第一轮定点扶贫工作起,江西吉安县就成为了人保财险的定点扶贫对象之一。16年来,人保财险在这里扶植重点产业、建设希望小学、开展公益捐助。在人保财险的帮扶下,吉安葡萄种植业获得了大发展。吉安县政府在感谢信里这样写道:“人保财险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温暖了老区人民的心,托起了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受到老百姓和各方广泛好评”。

在更早之前的1996年,太平洋保险开始在云南、江西、甘肃、贵州、山西、河南等地的贫困地区捐建希望小学,截至目前,捐赠数量已超60余所,捐资助学金额近3000万元。从2008年开始,太平洋保险每年都会招募员工及客户志愿者开展“责任照亮未来”希望小学支教活动。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各业的重大政治任务,保险业高度重视,集中全行业力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保险业天然具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特质在这场精准扶贫的战斗中得以充分彰显。3年来,农业保险、健康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一系列的支持模式,利用保险机制化解贫困地区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后顾之忧,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地制宜开发扶贫项目,将“保险姓保”与脱贫攻坚的结合落到了实处。

为了充分发挥保险的损失赔偿和信用增进功能,保险业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农房保险、民生保险、小额意外保险、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为贫困户生产生活提供全面风险保障。其中,开发出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74个,涉及18省45种农作物。“政融保”“扶贫保”“特惠保”等一系列保险扶贫典型模式,在全国近千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复制推广。由原中国保监会推动设立的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领域。截至2018年10月末,支农支小融资业务累计放款4382笔(次),共计34.28亿元,融资业务余额21.4亿元。

在扎实的实践中,保险业初步建立起3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分别是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核心的保险扶贫增信体系;以保险资金支农融资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这3套扶贫体系必将带领保险业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乡团结村的67户贫困户均获得太平洋寿险黑龙江分公司捐赠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常年患有严重关节炎的李大爷获赠保险后很激动。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张村前三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国强家依靠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顺利脱贫。图为田国强的父亲正在烘制自家种植的辣椒。


云南省昭通市为困难群众构建起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民政救助医疗补充保险+民政重点医疗救助”四层保障民政医疗救助体系,实现一站式报销。图为在实行一站式报销的乡卫生所里,医护人员正为小患者注射。

责任点亮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按照这一要求,支持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是保险业扶贫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

2018年3月,原中国保监会印发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从健全保险服务网络、降低保险费率、加大健康保险保障、丰富产品体系、加大保险资金支持、开展定向帮扶等6个方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对做好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安排。

保险业很快行动起来。为了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人保财险专门设计了3种具体“深贫保”产品方案,包括产业扶贫保险保障方案、扶贫产业综合收入保险保障方案和“深贫保”3+N保障方案,让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能得到现代保险全方位保障;中国太保在新疆阿克苏、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四川凉山州开展智力扶贫校企合作项目,缓解深度贫困地区“因学致贫”难题,改善办学环境,帮助保险对口专业优秀贫困生实现就业脱贫,首年总捐赠金额达235万元。

在全力扶贫的同时,保险业还将目光瞄准了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利用保险机制的优势迎接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更大的挑战。目前,在河北和江西部分地区推广的“防贫保”就是借助保险兜底保障的优势,为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户和刚刚脱贫的贫困户构筑一张防护网,让他们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坚定前行。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来的脱贫攻坚战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保险业的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肩负起了一个行业的使命与责任。未来,保险业应该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努力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为贫困地区人民步入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险保障。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史方舟摄

保险扶贫:但愿苍生俱保暖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8-12-17

□记者 张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扶贫开发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保险业自改革开放复业以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其中,努力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风险保障的功能,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不辞辛苦、不畏艰难。


为提升甘肃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原甘肃保监局与当地保险公司精准对接农业保险服务需求,持续推进藏区农险做实、做深、做细。甘肃夏河县桑科乡岗岔村的一位牧民表示,羊群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庭资产,现在有了保险保障很安心。


被称为“当代愚公”的魏登殿在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40年,带领这个曾经全县最穷的村逐步脱贫。图为魏登殿指导乡亲们一起开发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40年与7.4亿人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刺激了停滞多年的农村经济,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村贫困大规模减少。在不断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扶贫工作更加注重从单纯救济向经济开发转移,国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和扶贫产业。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进入集中资源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战时期。到21世纪初,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大面积绝对贫困现象明显缓解。

2001年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即“巩固温饱成果,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将21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战略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用整村推进来改善14.8万个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两翼”是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龙头企业产业化扶贫,主要目的是促进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央做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3—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从394亿元增加到861亿元,累计投入2822亿元;省级及以下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也大幅度增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 2017年的3046万人,累计减贫6853万人,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累计降低7.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扶贫工作累计使得7.4亿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了93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的大规模减贫,不仅使得本国7亿人口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汪三贵说。

根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贫困人口由19.97亿下降到2012年的8.97亿,贫困人口减少了11.01亿;其中,中国的贫困人口从8.78亿下降到0.87亿,减少了7.90亿,占全球同期减贫人口的71.8%。这意味着,1981年至2012年的32年间,全球范围内每10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近72人来自于中国,中国对世界的减贫贡献率超过了70%。

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中华保险四川分公司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板桥希望小学开展“爱心结对”,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图为中华保险的工作人员与板桥希望小学的老师一同到资助的学生家家访。


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是原云南保监局对口扶贫点,驻村干部运用保险工具为村民抵御风险,其中营上小学97%的学生都投保了学平险。图为营上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远离贫困的一份保障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世纪工程”中,保险业从未缺席。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职能、突出保险特点,为贫困地区提供保费补贴,“增广、加深”保险保障;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搭建社会公益事业平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绿色公益活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奉献爱心;选派扶贫干部,努力帮助贫困群众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依托,尽快脱贫致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从2002年开展第一轮定点扶贫工作起,江西吉安县就成为了人保财险的定点扶贫对象之一。16年来,人保财险在这里扶植重点产业、建设希望小学、开展公益捐助。在人保财险的帮扶下,吉安葡萄种植业获得了大发展。吉安县政府在感谢信里这样写道:“人保财险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温暖了老区人民的心,托起了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受到老百姓和各方广泛好评”。

在更早之前的1996年,太平洋保险开始在云南、江西、甘肃、贵州、山西、河南等地的贫困地区捐建希望小学,截至目前,捐赠数量已超60余所,捐资助学金额近3000万元。从2008年开始,太平洋保险每年都会招募员工及客户志愿者开展“责任照亮未来”希望小学支教活动。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各业的重大政治任务,保险业高度重视,集中全行业力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保险业天然具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特质在这场精准扶贫的战斗中得以充分彰显。3年来,农业保险、健康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一系列的支持模式,利用保险机制化解贫困地区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后顾之忧,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地制宜开发扶贫项目,将“保险姓保”与脱贫攻坚的结合落到了实处。

为了充分发挥保险的损失赔偿和信用增进功能,保险业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农房保险、民生保险、小额意外保险、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为贫困户生产生活提供全面风险保障。其中,开发出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74个,涉及18省45种农作物。“政融保”“扶贫保”“特惠保”等一系列保险扶贫典型模式,在全国近千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复制推广。由原中国保监会推动设立的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领域。截至2018年10月末,支农支小融资业务累计放款4382笔(次),共计34.28亿元,融资业务余额21.4亿元。

在扎实的实践中,保险业初步建立起3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分别是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核心的保险扶贫增信体系;以保险资金支农融资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这3套扶贫体系必将带领保险业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乡团结村的67户贫困户均获得太平洋寿险黑龙江分公司捐赠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常年患有严重关节炎的李大爷获赠保险后很激动。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张村前三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国强家依靠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顺利脱贫。图为田国强的父亲正在烘制自家种植的辣椒。


云南省昭通市为困难群众构建起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民政救助医疗补充保险+民政重点医疗救助”四层保障民政医疗救助体系,实现一站式报销。图为在实行一站式报销的乡卫生所里,医护人员正为小患者注射。

责任点亮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按照这一要求,支持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是保险业扶贫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

2018年3月,原中国保监会印发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从健全保险服务网络、降低保险费率、加大健康保险保障、丰富产品体系、加大保险资金支持、开展定向帮扶等6个方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对做好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安排。

保险业很快行动起来。为了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人保财险专门设计了3种具体“深贫保”产品方案,包括产业扶贫保险保障方案、扶贫产业综合收入保险保障方案和“深贫保”3+N保障方案,让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能得到现代保险全方位保障;中国太保在新疆阿克苏、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四川凉山州开展智力扶贫校企合作项目,缓解深度贫困地区“因学致贫”难题,改善办学环境,帮助保险对口专业优秀贫困生实现就业脱贫,首年总捐赠金额达235万元。

在全力扶贫的同时,保险业还将目光瞄准了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利用保险机制的优势迎接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更大的挑战。目前,在河北和江西部分地区推广的“防贫保”就是借助保险兜底保障的优势,为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户和刚刚脱贫的贫困户构筑一张防护网,让他们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坚定前行。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来的脱贫攻坚战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保险业的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肩负起了一个行业的使命与责任。未来,保险业应该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努力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为贫困地区人民步入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险保障。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史方舟摄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