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忽培元

让保险业借文化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发布时间:2014-11-11 17:02:2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建设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是我国保险业科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谈到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当是观念与境界的突破与创新,也就是文化的创新。我们本次会议,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提出加强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这本身就是理念和境界上的突破与创新。保险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应当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经济发达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一种社会与制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为此,讲以下两点,同大家讨论。

一个观点是:中国保险业与保险文化的探索、发展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保险业及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更离不开改革创新。

1805年英国人在广州成立于仁保险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实体。 1875年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保险业务。但是,在旧中国,我们的保险业市场,主要还是被洋人垄断,始终未能摆脱殖民文化的制约。外国人在中国建立保险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替中国人排难解忧,而是为了发财。这就使得保险业这个词语从一开始就给人们种下了不好的印象。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从此后,外国保险公司在华的垄断地位彻底改变,种种特权被取消,业务来源锐减,至1952年的年底,由于业务锐减,最终退出了中国保险市场。但是此后由于“一大二公”和“左”的思想影响,人民公社化后,国内保险业务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业。回顾历史可见,我国保险业的诞生和兴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徘徊发展过程,归根结底,还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保险文化的提出和促进,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强化了“社会服务”的意识。而且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我们的保险文化促进工作与保险事业发展同步,经过各方努力,保险文化的建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保险文化开始成为加强保险业的重要动力和抓手。但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我国保险业与保险文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保险服务业及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保险文化的建设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即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面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保险业的升级和保险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它立足社会服务,从创新的视野出发,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稳定运行、提升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致加强和促进保险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以致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个观点: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高度浓缩的 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我们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形象与本质。这些内容,同样符合我们提升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险文化的迫切要求。

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险文化,要充分维护和全面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保险行业既然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就必须具有突出的国家形象与国家意识。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保险业的文化内涵中必须体现这样的国家形象与国家意识。这里所谓的国家形象与国家意识,对于保险业而言,首先是体现为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要求我们的保险业从顶层设计到经营理念都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概念,始终站在国家民族振兴和长治久安的立场上,审时度势、考虑问题、制定规划与计划。只有这样,我们的保险业才能彻底摆脱服务缺位与唯利是图的狭隘行业习气的束缚和制约,而逐渐发育成为人民群众须臾不可离开的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

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险文化,要充分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性质与人文关怀。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种充满人情与符合人性的温情与关爱的社会。我们的保险文化只有充分体现这样的人文关怀,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诸多优越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摆脱利益关系的束缚而避免行业被金钱和行业利益主宰。如果我们的保险业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金钱的束缚,而像一些行业那样只仅仅是一种生财之道,就会路子越走越窄,就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事业。

第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险文化,要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我们的企业形象和队伍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更加具体的更高要求。

总之,为了实现上述保险文化建设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

一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统领我们的保险文化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习总书记最近讲,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保险文化的民族之根也可谓源远流长。唯有把儒家的“心忧天下”、“民惟邦本”思想,所体现的爱心、大同、和和、仁义等这些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吸纳融合到我们的保险行业理念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丰富我们的保险文化,扩大我们保险行业的认可度与影响力。

三是要坚持开放包容,注重兼收并畜。西方保险文化在内的多元现代文化形态中的积极内容,也是我们的保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比如“悲天悯人”、“扶危救助”,这些并非是中国人的文化专利,而是人类共同的善心所致。也是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形态共同的文化追求与精神境界。甚至包括宗教文化,都具有真善美的超越现实、慰藉心灵作用。比如在保险文化中引入法制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正义,使得保险业始终沿着法律的轨道,既合情又合理、合法地健康运行。总之,我们的保险文化是健康的,就必须是多元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不失为人类共有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都能够被人们接受,总能够让人有安全的依赖,得到关爱与援助,让人在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中获得物质的保险与精神的关怀。我们的保险文化,首先体现雪中送炭,同时也不排除锦上添花,这种宽博与淡定乐观,正是我们中国特色保险文化的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