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开放的边界

——写在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4-09-30 09:49:36    作者:吾明非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在逐步、缓慢地推进市场经济,上海自贸区的诞生或将此进程推向新的高度。但上海自贸区要取得成功,中国政府必须大刀阔斧、果断坚决。

谈到改革,人们总会搬出邓小平的描述“摸着石头过河”。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仍然是中国改革最贴切的描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自从邓小平1978年主政以来,中国便开始了经济自由化进程,经济改革为僵化的计划经济带来了渐进式改变。政府这种谨慎的做法,让中国人懂得从每次的财政和市场实验中吸取经验,然后再走下一步。

中国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做法也体现了这种实用主义。目前,中国有六个完全成熟和一些半成熟的开放区域。前者的市场经济自由度更高,监管更灵活,这些区域的设立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

上海自贸区占地28.78平方公里(11平方英里),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的自由贸易区,也被当作两大改革的试验场。

第一项改革是对外国投资的进一步放开。作为一个高度象征性的举动,中国政府在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明确规定了在哪些行业鼓励、限制、禁止或允许外商投资,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化的行业“负面清单”。要涉足清单上的任何行业,仍需要主管部门的审批。但是,在清单之外的行业开展业务只需要完成简单的备案即可。

上海自贸区于去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23个之前受限的行业向外国投资开放,包括船舶,货运,责任和医疗保险以及资产管理服务。

第二项改革是大幅推动金融自由化。这意味着大幅提升人民币自由兑换度,推行利率市场化,发展外汇结算和再保险。

中国政府官员希望保持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信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举措可以在其他城市复制,并最终在全国各地推广。从本质上讲,上海自贸区推行的个人和企业更高的自由度和自我责任,已经将上海变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新实验室。

但是,自贸区的作用不仅仅是国家的试验场。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宏伟目标是支持上海建设成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将来超越香港地区,媲美纽约和伦敦。

上海的这种双重使命,为新一波跨国企业通过上海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创造了机会,对中国和外国投资者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充分发掘潜力

目前我们能看到一些非常令人鼓舞的迹象,说明上海自贸区处在正确的轨道上。特别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支持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并促进跨境人民币计价再保险业务的发展。后者将降低中国再保险公司的货币风险、提升人民币的作用,并向世界各国发出一个信号:上海自贸区绝非纸上谈兵。

这一信号也反映在对海上保险改革的大力推动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一向广受多方的关注。现在,航运保险机构和再保险公司可以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而不需要额外审批。这种商业友好的环境能鼓励创新,可以在其他保险领域很好地复制。

当然,本可以更激进一些。中国对改革持谨慎态度也情有可原:毕竟,中国正从计划经济转变成轻度监管的市场经济。截至今年6月,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公司有10%是外国公司,这表明自贸区商业环境将来能有多大的灵活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要充分发掘上海作为新型自贸区的潜力,就应该为外国公司提供更清晰、更广泛的框架,让它们认识到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价值所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上海就可能会仅建起了新的基础设施,但没有真正的外商投资和贸易入驻其中。

未来改革引入的速度对上海自贸区的长期前景更加关键,因为放眼看看周围地区,上海面临不小的竞争,不仅来自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而且还来自纳闽岛,文莱和澳门。

不过,这些竞争也有其作用,可以在如何进一步发展自贸区问题上,为中国提供一些方向性指引。

和监管一样,文化对吸引外资也至关重要。新加坡模式可以说是自由贸易领域的成功蓝本。自由、充满活力的文化能创造出有利的环境成果,例如媒体自由,文化活动和开放的心态,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上海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采取一些新加坡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其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

都柏林的榜样

从西欧外围地区一个非常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也能学到很多经验。

都柏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IFSC)成立于1987年,如今被公认为领先的金融服务基地、全球再保险业务中心。该市已成为爱尔兰政府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为爱尔兰贡献了7.4%的GDP。

爱尔兰政府通过两个金融法案改造了都柏林,其中一项法案在1986年变成了法律,另一项在次年也变成了法律。第一项法案引入了财政激励措施,鼓励市区重建及私营部门的投资,包括大幅简化在都柏林设立公司的程序,1987年的第二项法案为都柏林设定了著名的10%的企业所得税率。

尽管该税率现在已经上升到12.5%,但仍相对较低,并吸引了众多家喻户晓的金融和保险公司。世界排名前50位的银行、前20位保险公司当中有一半都在都柏林设立了机构,其中包括安联集团。

得益于都柏林上世纪80年代大刀阔斧的举措,该国的经商成本仍然非常有竞争力,爱尔兰也被视为最鼓励投资的国家之一。它还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经商最自由的欧元区国家。

开放政策促进了都柏林的蓬勃发展,为其境内大的保险公司和银行搭建了多层次的支持网络,包括法律和会计事务所以及其他的服务提供商。借鉴都柏林的经验,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同样的意愿,建立一个完整的国际金融生态系统?

如何看待机会

有意见认为,中国政府已准备好真正开放上海自贸区。

为了抓住这些举措带来的机会,安联非常愿意加大其在自贸区的参与力度。因此,安联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决定将太保安联合资健康保险公司的第一家机构设在上海自贸区内。如果审批流程顺利,新合资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开业。

毫无疑问,在上海自贸区运营全球合资业务、不受限于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安联梦寐以求的机会。

上海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要提升跨国企业的积极性,上海不但要成为国内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还要成为世界各地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户。

中国将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但每一步都会走的更稳健。

(作者系安联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