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书记李晓林:

寻求秩序与活力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4-08-08 14:28:08    作者:赵广道 整理报道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由《中国保险报》主办的第16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于8月8日在北京举办。本期对话主题为“寿险精算:使命与责任”。围绕这一话题,保险监管部门相关领导、主要保险公司总精算师或精算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进行交流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书记李晓林做主题演讲,以下是发言摘录:

李晓林: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寿险精算:使命与责任”,我个人理解,一方面是精算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当今精算行业、精算事业的使命与责任。

使命和责任一定是有时代针对性的,不是亘古不变的。我们说起精算的基本工作,都很简单,定价,产品开发,负债的评估,再就是利润测算。

比如定价,是针对被保险人的风险确定价格。寿险定价的通常情况是,市场的事故损失率是5%,我们在竞争当中按4%定价,然后再想办法找到3%的风险事故率的客户,最后我们价格有优势,风险还留出余量,我们还有利润,这就是定价。

比如利润测算,事实上,我们总需要有一个利润的来源,但到底是要一个平均利润,还是要一个超平均利润?超平均利润的话,一定是要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创造高额的利润,或者是协调其他领域的利润,这是利润政策。

说起来精算工作无非就是这些,但精算师经常要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比如人口或者疾病健康的支付,一方面环境恶化,人的疾病率高了;另一方面医疗科技的发展,病治起来复杂了,这些信息一直在波动当中,必然会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又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保险公司或股东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对经营模式、利润来源或公司定位相差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精算师的工作确实有点被动,公司的发展逻辑,当期的策略,肯定都会影响到精算师。精算师怎么办?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底线是让这个公司不能贸然下赌,这是原则。

另外,监管者的使命一定是在秩序和活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但首要的是保证秩序。但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活力又是关键要素,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比如有人提出统一市场问题、场内交易问题,如果这个市场确实是混乱阶段,场内交易一定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如果说市场秩序是基本,场内活力是有约束的,这个活力就很重要,所以分寸很重要。精算师常常就在极限的边缘上,人们要求你找一个利大于弊的原则,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肯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历史阶段的判定,在现阶段保险发展当中有部分领域相对粗放,这时肯定秩序是前提;但同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跟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保险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当中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就是说发展活力是重要的,创新开发不足仍然还是瓶颈。那怎么办呢?精算事业的发展水平很重要,无论什么样的监管规则出来,裁量空间都是很大的,所以此时坚守精算原则是关键,分寸是关键中的关键,在这个时期一定是依赖精算师自身的素质。

当然精算师要清醒地知道,我们的认识一定是有缺陷、有不足的,市场的情况一定有超出我们认识的部分,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更清晰地认知规律,掌握事物运行规律,清晰认知,正知之后才是如何正确把握规律、坚守责任,这是我们说的“正业”。

一方面防控风险,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创新,服务社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精算师的使命与责任,就是精算师的正知和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