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飞舞的链条

发布时间:2014-06-12 08:23:57    作者:刘书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它们像使者、像精灵,煽动着一对透明的翅膀飞舞在鲜花翠柳间。它们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但它们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清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法城村蜂农杨天军检查蜂箱,看是否可以提取蜂蜜。斋堂镇法城村周边有着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养蜂业的发展。目前,法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近150户,蜂群发展到近2000群,年产蜂蜜近10万公斤,北京有名的荆条蜜就产自这里。但这里的蜂群没有任何保险保障。

□本报记者 刘书勇/摄影报道(署名除外)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或写下过这样的言论,但蜜蜂消失会造成人类毁灭的观点却并非绝对的荒诞。

“今年春天相对暖和,到目前雨水也偏少,花期来得早而且比较长,山桃开过山杏又开,花粉上得特别好,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在林中检查蜂箱时,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法城村蜂农杨天军告诉记者。

杨天军参加养蜂合作社才两年,目前有百十个蜂箱。而在村子最高处的小水库边,养了10年蜂的杨维柱也在细心检查自己的蜂箱。杨维柱养蜂的规模是全村最大的,前几年还全国各地逐花放蜂,由于村里办起养蜂合作社,他也就回到村里搞养殖。

法城,一个隐落在门头沟斋堂镇109国道边的小村子,只住着40户人家。法城村地处山林,有养蜂的传统,养蜂业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几乎家家养蜂。即便在物资匮乏时期,法城人也会因为蜂产品热销而丰衣足食。

2006年,村里成立法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全村个体蜜蜂养殖户组织起来,蜜蜂产品从单一的生产销售,转变为合作社收购、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几年来,合作社社员从成立初期的21户已发展到150户,蜂群总数从560箱发展到了2000箱,数以千万计的蜜蜂在法城的山林间飞舞,让这里变成名副其实的“蜜蜂之城”。

杨天军说,村里年产蜂蜜80多吨,加之同步发展的蜜蜂旅游产业,村民收入也比以往增加了近三成。

从河南辗转到山东省海阳市留格乡,正在放蜂的浙江兰溪人老蒋,他的生活已经完全被蜜蜂所占据。今年已近60岁的老蒋从17岁开始养蜂,早先在村里的集体蜂场工作,现在则带着自己的100多箱蜜蜂,四处转地放蜂,过着追花逐蜜的“游牧”生活。当地超过85%的蜂群都是转地饲养。转地养蜂可以把相距甚远的蜜源变成花期连续的一个大蜜源,最大程度地延长和提高蜜蜂采蜜的时间和效率。

如今,一年中有3/4的时间,老蒋和妻子会像他们的蜜蜂一样在野外度过。他们跨越地理纬度,追逐着从南往北次第花开的各种蜜源。在旁人眼里,他们过着浪漫的“吉普赛人”生活。其实,他们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生活艰辛,还存在车翻蜂毁等诸多风险。老蒋说,他参加了当地的蜂业风险救助组织,但赔付很少。

中国是世界蜂业第一大国,拥有全球近1/10的蜂群——超过700万群。这些蜂群每年生产大约30万吨蜂蜜、3000吨蜂王浆、3000吨花粉和500吨蜂胶,均居世界首位。国际市场上40%的蜂蜜和90%的蜂王浆都来自中国。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授粉对农作物、果树、园艺、饲草生产以及许多块根和纤维作物的种子生产极为重要。以蜜蜂为主的授粉昆虫在世界粮食安全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报道,美国200万群蜜蜂被租用于农作物授粉,每年可创造约200亿美元的价值,是蜂产品本身价值的143倍,被誉为“农业之翼”。

经研究证实,蜜蜂授粉后能使棉花产量提高38%,油菜增产40%,向日葵增产20%—64%,苹果、柑橘等增产30%—60%,西瓜、黄瓜及草莓则分别增产15%、76%和60%以上;此外,蜜蜂替代人工授粉,不仅能使蔬菜制种增产25%—125%,还能降低生产成本50%—80%。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我国饲养的蜜蜂数量世界第一,蜜蜂授粉对我国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容忽视。

然而,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了蜜蜂尤其是中华蜜蜂的生存危机。另外,意大利等国西蜂的引入也成为中华蜜蜂最大的威胁。

养蜂所存在的风险,蜂农们已经意识到了。有些地方在当地蜂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下,蜂农自愿参加养蜂业风险救助。风险救助金一半来自蜂农缴纳的会费,一半来自各级蜜蜂产业协会补贴。风险救助金的适用范围只包括洪水、火灾等突发自然灾害和转地运输途中的车祸等情况,不包括长期低温阴雨。但这毕竟只是一个风险互助组织。

浙江省金华市蜜蜂产业协会秘书长华启云认为,降低蜂农养殖风险最可行的办法是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蜜蜂专家、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曾做过调研,他对蜜蜂的生存环境非常担忧。他曾建议建立蜂业政策性财产保险。他表示,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原有的一些野生昆虫目前遭受了灭绝性的伤害,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如果再不有效地扶持养蜂业发展,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他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养蜂业的扶持力度,强化管理,为蜜蜂的养殖创造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建立蜂业政策性财产保险,使蜂农的风险降到最低,使蜂农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

每个蜂箱里都有上万只蜜蜂,蜂农们每天都要开箱观察。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座乡蜂农在采集蜂蜜。

如今残存的中华蜜蜂主要集中在云、贵、川等高海拔地区。

一只蜜蜂飞向盛开的花朵采蜜。蜜源盛花期,蜜蜂平均每次采蜜行程最多1公里。蜜蜂每采集500克花蜜,大约需要行程1万公里。 张海霞/摄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座乡,养蜂数十年的朱大爷还采取传统的方式养蜂。

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蜜蜂品种。自从西蜂引进后,中华蜜蜂的养殖范围开始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