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热点专题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给政府划定职能边界

发布时间:2014-04-24 20:42:17    作者:韩啸整理报道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长期以来,我们批评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时候,喜欢说“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严重”,实际隐含着一个前提,好像大家有一个共识、划定了一根线、设定了一个边界,这里是政府做的事情,那里是市场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如果说能够清晰地把这根线、这个边界画出来,相对来说就很好判断了,但是,经济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很难给政府和市场画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提出大致的判断。

这个判断有三个维度,政府不能做什么;政府应当做什么;政府必须做什么。如果政府不能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越位了。如果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没有去做,那就是缺位。如果政府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当然也是缺位、也是错位。

第一个问题,政府不能做什么?基本的共识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政府不能干预微观经济生活。为什么呢?第一管不了,第二管不好。

为什么管不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千百万供需者基于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来作出决策,从而发生经济活动,比如生产活动、交易活动。这么纷纭复杂的经济现象、这么多的供求交易信息,政府怎么去管?

如果非要管,我觉得恐怕就会出现像美国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吉尔德说的情况。乔治·吉尔德认为,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涉及保险的学科,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管理与分散风险,如果不能设法使风险与保险取得平衡的话,就把自己置于一个非常险恶的境地。

政府干预会出现什么问题?每天都在看到的或者国际经验反复证明了的,出现混乱。其实政府不是神造的产物,政府的组织也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不比一般的人好也不比一般人的更坏,如果权力无穷,可能会滥用权力,造成的结果可能更坏。

第二个问题,政府应当做什么?

首先,在有些经济活动中,本来是由微观主体自己去发挥主体作用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特别是基于盈利性的原因,微观主体不愿意进入。在这种时候,政府就应当进入这个领域,去弥补市场的一些缺失。

比如说在保险领域,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一些高风险人群的车险业务,即使能提高费率,保险公司的风险还是非常非常大,而这群人又是特别需要保障的人,那怎么办呢?实际上,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协商达成,企业不愿意做,政府发布一些规章制度,强制要求保险公司根据承保的车辆的数额,来相应承保一些高风险人群。

其次,政府补贴资助某些微观经济活动或者企业,或者甚至直接来政府来主导,特别像在洪水、地震等巨灾保险领域,国外的案例可以看到府如何与市场相连接,共同做一些事情。但其前提是政府不与民争事,如果市场愿意做,政府就不要做了;市场主体不做,政府引导其一起做。

第三个问题,政府必须做什么?我个人认为至少政府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做:第一保护合法产权,现在已写入宪法,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当然前提是合法的;第二是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就是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第四是在出现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较大的人为灾祸或者自然灾难时,提出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第五,就是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对于民众的短视行为和损人行为的强力修正。